“无废城市”入法,无先例可循,如何在更大范围内科学征询民意,让这部地方法规立得住、真管用?
眼下,《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草案)》正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本周末,一场立法征询活动开进马桥华润有巢公寓社区。在这一投用仅半年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既有科创人才、年轻白领,也不乏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作为新兴社区,它集纳了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年龄的群众声音,具有很强的样本代表性,意见视角更多元丰富,能让法规法条更贴合民心民意。”闵行区人大相关负责人这样阐释选择这一点位的缘由。
法规转译,群众有了贴肉感知
立法意见征询驶入基层社区,难免遭遇“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不少专家学者直言,不少法规专业性很强,这导致不少开进基层社区的立法意见征询会效果打折扣。
一来,群众对法规中的专有名词不熟悉;二来,由于缺乏专业背景知识和实操中的贴肉感知,社区居民很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最终,这类征询会难免陷入“走过场”的尴尬,群众感受度不深。
此次活动中,马桥镇专门邀来市人大法工委、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现场“转译”,深度阐释建设“无废城市”的背景用意,也条分缕析地道出与其他法规之间的联系。
“‘无废城市’指的是没有废弃物的城市吗?”有专家以社交媒体上公众的误读入手解释。这一新兴概念此前尚无定论。在立法过程中,专家学者结合实践逐步形成共识:即“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并非大家所理解的没有固体废物,而是对城市影响最低。”有专家这样点出。
字斟句酌,法规背后的鲜活民意
作为全国首部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地方立法,这部法规在立法中实行“双组长制”,并由市人大、市政府相关领导共同牵头,其中举办了人大代表论坛、专家学者读稿会等,逐字逐句推敲斟酌法条背后的科学性、落地性。
“向社区居民阐释立法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在马桥镇人大主席张建看来,通过意见征询活动,居民们不仅能提建议,更能看到每款法条背后的字斟句酌,对立法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这离不开相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积极谋划。以闵行区马桥镇为例,其共设立了73个立法信息采集站。线下,聚焦市民生活半径布设了社保中心、文体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并放置了立法建议征集展板,展示了立法征询的联系号码、电子邮箱、立法征询二维码、立法建议意见箱。线上,以“古藤马桥”公众号、“马小二”微信小程序作为立法联系反馈平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对于送入社区进行意见征询的法规,马桥镇人大也精心选取与群众联系更密切的民生类法规,让人人有话说、有想法可提。
引流密码,吸引“沉默的少数”提建议
冬日暖阳下,楼内是热火朝天的意见征询会;而楼外,则是热闹不减的“公益市集”。法律援助、保租房租赁管理、就业政策和劳动关系答疑、社保及居住证申请办理咨询……聚焦回应租住者的痛点难点,马桥镇人大以这场市集引流,为意见征询会“博眼球”。
看似与立法意见征询会风马牛不相及的公益市集,瞄准的却是立法信息征集网络建设中的最大痛点——如何让“沉默的少数”愿意站出来提建议。
这正如基层社区中,愿意参加活动的往往是“熟面孔”。可对立法征询来说,想在更大范围实现科学征询,就不应止于“熟面孔”,要让更多人施展所长,为法规建言献策。
“根据社区、园区等不同意见征询地点的人群画像,用来引流的服务内容有所变化,这更考验基层撬动各方力量的组织能力。”闵行区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唐骏解释,虽然这并非传统人大工作的优势,但在数字新技术迭代涌现的当下,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比如,此前法规意见征询中,闵行区人大尝试与数据中心部门合作,通过建模等方式,找出此前未在视线内的中小企业。虽然这一“海淘”的方式,由于模型不完善导致数据量太大,最终没能成功用上。但此次探索却彻底打开了新思路。“如何让数据为我所用”,成为其接下来要探索的新课题。
作者:王嘉旖
文:王嘉旖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