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强人众多,其中以吕雉的名字更是响彻千古。作为刘邦的皇后,她不仅深谙政治手段,而且对于对手的铁血手腕也十分熟知。她的手段让那些曾经立国建功的人物闻风丧胆。其中,戚夫人便是她手中的受害者之一。但为何刘邦为了保住戚夫人母子,不直接杀死吕雉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历史谜团。
刘邦的内心深处已经认识到吕雉的残暴
刘邦是在极其繁忙的战争中得到了吕雉的帮助,而且又在她的配合下一直走向胜利。而吕雉本身也十分狡诈,擅长政治手段。其实早在她杀害韩信和彭越时,刘邦深感惶恐。吕雉之所以会成为他的妻子也是因为她父亲在义军时期曾经对刘邦再三提携之情。而吕雉的亲人更是汉朝的功臣。在被刘邦杀害之后,如果吕雉没有死,那么她将会触及更多的国家利益,而这些利益会被享受更多的人所掌握。
刘邦曾经给戚夫人留下过后路
刘邦曾经给戚夫人和她的儿子留下过后路。他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封为赵王,并指定周昌为赵国丞相。刘邦认为,这样一来可以保护戚夫人母子在封地中安度余生。而周昌作为赵国丞相,他曾经坚定地反对刘盈成为太子,因此让吕雉对周昌十分感激。在刘邦的眼中,周昌可以保住戚夫人母子的性命,让吕雉不会对戚夫人母子展开报复。
戚夫人不懂刘邦留下的后路
然而,戚夫人却并不懂得刘邦留下的后路,甚至经常对吕雉展现强硬的态度,激怒了吕雉。吕雉对戚夫人加以责罚,比如罚她每天干重体力活等等。戚夫人因此对吕雉充满了恨意,而吕雉对戚夫人和她的儿子也是恨之入骨。最终,戚夫人和她的儿子都遭到了吕雉的毒手。如果戚夫人能够适当收敛锋芒,审时度势,也许她和她的儿子就可以避开这场悲剧。
杀死吕雉会引起国家大乱
理论上来说,杀死吕雉也许可以绝后患,但从刘邦的视角来看,吕雉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政治利益集团,而且刘邦身为皇帝也不可能轻易撼动吕氏集团。如果贸然杀死吕雉,必将引起国家大乱,好不容易一统的天下将再次陷于战火。同时,刘邦之前也曾经在战争中得到过吕雉的帮助,他觉得吕雉是一位贤德的妻子。因此无论是因为感恩,还是考虑到政治利益和国家大局,刘邦都不会轻易杀死吕雉。
结语:吕雉在历史上是一位极为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她的狡诈、残暴和政治手段让很多人无法忍受。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她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妻子。她在政治上给予丈夫极大的支持,对汉朝的封建制度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时,她还以德报怨,大力提倡封建教育,努力提高士人的文化水平。所有这些,都是她成为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名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