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自己养殖场出现产蛋下降?发生不明原因产蛋下降,如何快速及时控制局势?如何快速提升产蛋率?如何保证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等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慢慢去领悟真正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去真正懂得“无症状”产蛋下降与“有症状”产蛋下降的不同,学会如何养鸡,如何养好鸡,如何好好养鸡的真正含义……
蛋鸡产蛋下降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关于初产上升缓慢、开产后无高峰期的产蛋下降,也是个需要慢慢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主要分析高峰期产蛋下降的问题,在这个阶段,理论可以分三类,其一是“有症状”产蛋下降;二是“无症状”产蛋下降;三是“一过性”产蛋下降。
A、“一过性”产蛋下降:
由于天气变化、气温骤降、饲料应激、停电、停水等外界刺激出现的产蛋下降,往往是暂时的、一过性下降。当然,包括脑脊髓炎、轻微寄生虫感染、外感风寒或风热等影响有时候也会出现“一过性”产蛋下降。“一过性”产蛋下降现象,基本不需要去刻意治疗,往往经过1-2周时间自身免疫后,会修补康复,恢复正常产蛋率。
B、“有症状”产蛋下降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在养鸡实践中,疾病是引起蛋鸡“有症状”产蛋下降的主要因素。
(1)细菌性疾病。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形体、传染性鼻炎、支原体、衣原体、霍乱、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结核病、曲霉菌、念珠球菌、肠炎等都会引起产蛋率下降。
(2)病毒性疾病。
新城疫、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腺胃炎、鸡痘、传染性贫血、包涵体肝炎、网内等也都会引起产蛋率下降。
(3)寄生虫病。
球虫病、白冠病、螨病等也是可以导致产蛋下降的。
这些疾病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导致产蛋下降,但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解剖症状,不同的流行特点,不同的产蛋下降症状。我们都可以通过了解流行病学、临床观察、实地解剖等手段去确诊病因,去对症治疗,改善或恢复产蛋。保障正常的生产性能。
这些都是我们每年司空见惯的一些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详细叙述啦!
C、“无症状”产蛋下降
“无症状”产蛋下降是个特殊表现疾病,许多鸡场都不同程度感染,给养鸡户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许多人把他称之为“不明原因产蛋下降”……
(1)临床表现基本没有任何反应,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等一切正常,只是出现产蛋数轻微或快速下降;每天以5-10%的下降速度递减式出现。
蛋色、蛋壳质量等没有明显变化。严重的鸡群1周左右,产蛋率达40-50%左右。经过1-2周后,开始出现轻微粪便变稀,粪便白头或淡绿色零星出现,个别鸡有轻微甩头现象,不注意观察往往很难发现。
(2)解剖观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所以脏器没有任何病变表现,心脏、肝脏、脾脏、气囊、腺体等脏器也没有病变,严重情况下,卵巢后备卵泡停止发育,输卵管整体萎缩,个别卵泡破裂坏死是导致不能排卵的主要原因。由于后备卵泡停止发育,输卵管明显萎缩,导致出现产蛋率明显、快速下降。
其实,鸡蛋的形成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在性成熟前,卵泡大小不等,生长缓慢。接近性成熟时,未成熟的卵子开始迅速发育。鸡的卵子在10天左右成熟。排卵前1周卵子和卵黄的重量约增加16倍左右。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肝脏中形成卵黄蛋白质和脂类,随后转运至卵巢,沉积于发育的卵泡中。在输卵管中形成蛋清需23-26小时。
卵泡成熟后, 卵泡破裂释放卵子, 卵子进入输卵管漏斗部,再进入输卵管膨大部, 由膨大部腺体分泌的蛋清将卵黄包围。在膨大部,包围卵黄的稠蛋清,因旋转而形成系带,随后形成稀蛋清层,再在表面形成稠蛋清层和外稀蛋清层。卵子进入峡部后形成外蛋壳膜并吸收水分。再进入子宫形成蛋壳、壳上膜以及着色。分泌大量子宫液渗入填充蛋的内容物。在孕酮、催产素、加压素参与下,肌肉收缩,排出体外。
通过了解鸡蛋的形成过程,我们不难知道,引起“无症状”产蛋下降原因主要是不能再形成卵泡,输卵管萎缩。
包括:①肝脏中不能形成卵黄蛋白质和脂类。②或形成后,不能转运至卵巢。③或雌激素分泌紊乱等。
“不明原因产蛋下降”该如何防控?欢迎加小编微信咨询!我们将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为您解答养殖中的问题!
如何真正去掌握解决产蛋下降问题的措施,需要我们真正把握产蛋下降的原因,确诊病因,分清导致产蛋下降的三大类型。对症治疗。
关注“养殖现场”公众号,了解更多养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