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云翼兴村·智慧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再度走进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开启了第二年的实践服务之旅。今年,该实践团在数智打造、创新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果斐然,以专业知识和热忱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云上“村干部”探访田坝小院(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服务团将该院乡村振兴实践提档升级,落实数智赋能乡村振兴,研发并落地2个为当地量身打造的微信小程序;落实互联网+教育,制作《“綦”迹——我家门前的长征路》绘本微课和首创Python红色故事编程课堂;落实乡村人才振兴,将云上村“管”平台体系改版升级,推出高校与乡村人才结对功能。
互联网+产业发展:红魂小镇的数智打造
为解决乡村振兴缺乏专业人才这一痛点难点,重师计信学院推出云上“村干部”模式,通过人才选拔,为石壕镇设置大学生云上“村干部”,进行统一培训和管理,定向长期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和项目推进。
今年的云上“村干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石壕镇研发了第一个红旅小程序——“红綦旅约”,通过预约、VR720全景互动、反馈三大功能让石壕的红色旅游产业更具智能化。升级改版云上村“管”小程序,在原有功能外创新性解决高校与乡村的精准对接,实现乡村实时发布服务需求——高校云上村“干部”发布服务意向——乡村进行最优选择完成服务匹配,真正成为高校与乡村的联结者,实现高校服务乡村精准化、常态化。
《Python的红色之旅》课堂讲解(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互联网+创新教育:红色文化的教育创新
实践团抓住綦江石壕镇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过境地这一重要红色资源,将长征历史与文化融入到Python编程语言教学中,为24位石壕小学生特别订制了一场融合红色文化与编程知识的启蒙课堂。实践团精心设计了“用if语句编写出《七律·长征》”“用for语句编写长征故事”“用if语句和for语句编写长征线路”三个以长征主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块,让孩子们在学习编程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感悟红色历史。团队以在綦江的长征历史为主线编撰《綦迹——我家有条长征路》红色绘本,并录制了配套微课,让红色文化走进小学课堂。
《我家有条长征路》微课录制(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互联网+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传承
用专业助力文化传承是重师计信学院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实践团前往綦江农民版画院,沉浸体验特色版画艺术,调研非遗文化发展。实践团将在前期实地考察6个区县非遗基础上,绘制重庆市非遗地图,打造重庆非遗文化传承线上平台,实现非遗文化的宣传展示、内涵挖掘、产品售卖、数据分析等功能,打造非遗文化传承的综合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