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戏曲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这个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在现代社会中,老人们对于戏曲的热爱程度更加深厚,回想起他们年轻时的生活,那个时代没有手机、互联网,甚至没有收音机。
因此,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去听戏,不论距离有多远,只要能够听到戏,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
他们会带上小凳子,不远万里前往戏台搭建的地方,只为了聆听戏曲的声音,无论再辛苦,他们都会心满意足。
01、古代戏台上的扩音“神器
在古代,戏台不仅仅是一个演出的场所,更是建筑师智慧的结晶。
他们利用声学原理和巧妙的建筑技巧,让演员的声音传遍全场,让观众无论在何处,都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选择戏台搭建材料时,古人会选择木质材料,这是因为木材具有良好的声音传导性和共鸣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演员原声。
观众听到的声音是纯净而真实的舞台表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古代建筑师还利用戏台墙体来增强声音的反射效果,他们在舞台墙体上精心设计了凹凸不平的小结构,利用这些凸出和凹陷的形状,让声音进行回弹、扩散和聚焦。
这样即使在大型空间中,观众仍然能够听到演员清晰响亮的声音。
除了墙体结构的设计,建筑师还在戏台的台下放置了一些小瓦罐或水缸等物品,以增强声音的传播效果。
这些物品可以帮助声音传达到更远的距离,并增加声音的音质和音量,让听众更好地欣赏到演员的表演。
最令人瞩目的是在戏台顶部的设计,戏台上面通常有一个凹进去的大洞,被称为藻井。
这个设计可以让演员的声音集中起来,将其传输到顶部的位置。
从顶部的小洞传出的声音宛如水流般四散开来,增加了声音的混响效果和环绕感,让观众感受到更加鲜明的声音与音乐。
与此同时,藻井下方还存在共鸣地井,可以看作是一种“助声器”。
演员站在共鸣地井上,通过这个设计,其声音得以传递得更远、更洪亮。
在一些戏台中,还可能放置一口大水缸,以达到更好的聚音效果。
当然,这些建筑设计只是扩音的辅助手段,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演员本身的技艺和声音发声。
无论是古代戏子还是现代戏曲学习者,他们每天的初始练习就是“吊嗓子”,以培养和发展胸腔共鸣,使得他们的声音显得更加浑厚、响亮。
这使得即使是观众最后一排的位置,也能清楚地听到他们的演唱。
古代的戏台扩音技术将声学原理和建筑技巧完美结合,让观众得以沉浸在演出的现场氛围中。
从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方式,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都对扩音效果有着重要的贡献。
这也是古代戏台一直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技术在现代音效中的应用,则可以称之为“立体环绕声”。
古代戏台上的扩音神器为戏曲表演的声音增添了魅力和影响力,让演员得以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打动观众的心灵。
02、戏台上的规矩
在中国戏曲中,有很多规矩,这些规矩体现了古人对戏曲的崇高地位,他们认为戏曲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礼物,蕴含着历史和道德的教化,绝不能轻视玷污。
新修葺的戏台要举行“破台”仪式,在深夜时分点燃油灯,烧纸祭拜祖宗和神灵,祈求保佑,“扫台”仪式则是让全体演员带上面具,驱除场中的邪魔怪力。
这些仪式体现了古人对戏台的敬畏之心,他们相信只有遵循这些规矩,才能确保戏曲的顺利进行。
当演员准备扮演关羽这个神格化的历史角色时,整个戏班子都进入了“戒备状态”。
不仅演员要在台词客厅静修十天,还要屠宰活鸡祭祀关羽塑像,边上挂满符咒,生怕稍有不慎激怒守护神。
这些规矩虽然看似迷信,但其中蕴含的敬畏之心却令人折服。
在正式演出中,演员不能被叫本名,用过的化妆品要烧了......种种规定严密如仪式,但其中却隐含着古人浓浓的敬畏之心。
正是这份虔诚的信仰,这些规则才能严丝合缝、代代相传,使中国戏曲的庄严气氛得以延续千年。
在过去,戏班子和梨园行有许多规矩,比如戏一旦开锣就不能中途停止,必须演完。
这些规矩不仅约束了演员的行为,也保证了这一行业的稳定发展。
“规矩”实际也是为了使这一行蓬勃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比如说“救场如救火”这条规矩,如果都不遵守,那戏就没法唱了。
演员也吃五谷杂粮,也会有个头疼脑热或者遇到急事,都可能突然出现,如果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怎么办?谁都不管,推诿扯皮那这一行就危险了。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条规矩,无论什么情况,救场是每一位艺人的责任,义不容辞!
并且上了台,还必须把戏演好,救场不只是个人道德问题,也是一个遵守规则的问题。
03、练嗓子
戏曲演员练嗓子的过程并不容易,他们常常要起得很早,天亮之前就开始练习。
除了找一个宽阔的地方进行喊嗓儿,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还需修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发声技巧。
喊嗓儿的时候,演员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要将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同时要注意控制嗓音,避免声音刺耳或过度费力。
为了让声音更加有穿透力,他们会不断调整发声点,以寻找最佳的位置,这样才能使声音更加嘹亮。
此外,演员们在喊嗓之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例如运动热身和喉部训练。
他们经常做一些头部运动,如转动脖子和喉咙的操练,以及采取深呼吸来放松身体和嗓子,这些准备活动对于喊嗓的效果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嗓音的强度和清晰度。
随着喊嗓阶段的结束,演员们会做适当的休息和修整,以保证身体和嗓子的状态良好。
休息期间,他们也会注意保护嗓子,尽量不说话或少说话,以免过度使用声带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他们也会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习惯,远离辛辣、油腻的食物和烟酒,保证身体的健康。
吊嗓子是练嗓过程中的另一步骤,它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掌握曲调的同时,演员才能发挥出最佳表演水平。
在吊嗓子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加宽自己的音域,熟悉不同曲调的演唱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他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音高、音色和表情,从而呈现出精彩绝伦的演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练嗓过程,戏曲演员在平日里还会进行其他一些特殊的嗓音训练,例如声区的训练和喉部肌肉的放松。
他们可能会分别练习高音、中音和低音,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声音潜力,并掌握不同声区的技巧。
同时,通过声带的松弛、颈部肌肉的伸展和喉部肌肉的放松,演员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嗓子,减轻紧张和疲劳的感觉。
练嗓子是戏曲演员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通过喊嗓儿和吊嗓子的练习,演员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声能力和表演技巧。
笔者认为
戏曲演员十分注重保护嗓子和维护身体的健康,这样才能以最佳状态登上舞台,用一副完美的嗓音来打动观众。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戏曲演员才能展现出优雅、激情和感染力十足的表演风采。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