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气候变化:触摸纳木错湖之“芯”
创始人
2024-07-21 00:02:00
0

中新社拉萨7月19日电 题:探秘气候变化:触摸纳木错湖之“芯”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当我们在纳木错最深处钻探到湖底以下400米的时候,已经基本完成了此次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目标了。”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18日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科学家们,在西藏纳木错历时42天的探秘之旅。

自2014年以来,科考队在青藏高原对面积超1平方千米的1400个湖泊进行调查,重点调查面积超50平方千米的近百个湖泊。

“经过科学家的前期勘测,纳木错湖的沉积物,能够反映过去多个冷暖时期的环境变化,为过去气候变化规律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朱立平说,纳木错水深、面积大,且有很好的沉积物。“湖底沉积物厚度可能超过700米,有望反映100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

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于2024年6月正式实施。科考团队由中国、德国、瑞士、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70余人组成。

科学家们共从纳木错湖底钻取了七个钻孔,在湖底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其中510.2米的钻探深度,刷新了中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

谈及何为岩芯及其对探秘气候变化的作用等问题时,朱立平以“一盆水”为例进行了解读。

他说,比如湖为一盆水,外围河水流入盆中,随之带来的泥沙沉积在盆内,每年一层,历经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形成厚的沉积物。科学家用钻探工具提取,以碳14等定年技术判断沉积时间。利用沉积物如植物花粉指标等,推测古植被等,构建过去的温度、降水、植被等反映气候与环境变化指标连续曲线,从而了解过去最冷、最暖气候,以及现在的气候条件是否曾在历史时期出现过。

“钻探工作需24小时不停歇,这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朱立平称,此次大陆钻探科考计划是首个由科学家团队带领技术人员制定钻探方案,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朱立平说,此次钻探首次遇到如高含沙层、含水层及坚硬的黏土层等困难,但在科学家和钻探技术队伍的联合摸索下,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工作环境充满挑战。”朱立平说,在工作中,大风大浪时有发生,大浪甚至能打到钻井平台2.5米高的窗户上,平台在风浪中“嘎吱”作响。

“此次钻探的目标是获取过去50万年以来环境变化样本。”谈及此次大陆科考成果,朱立平坦言,工作顺利圆满,并且第一次意外遇到40多米厚的泥沙含水层,这一发现也许为青藏高原地区过去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特点提供新的科学线索。(完)

编辑:邬嘉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海沉积研究助力精准重建古海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
原创 老... 近日,新东方的俞敏洪的一封内部信惹怒了自己的员工,本来这封内部信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新东方成立32周年的...
高交会圆满落幕,圆道妙医数字中...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8日讯(记者 黄鋆)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近日在深圳圆满...
科学家首次完成猛犸象RNA测序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1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了对真猛犸象核糖核酸(RNA)的测序,打破了这...
高通官宣第五代骁龙8(骁龙8 ... IT之家 11 月 19 日消息,高通今日官宣,第五代骁龙 8(骁龙 8 Gen5)移动平台将于 1...
开启“物理AI”创新纪元,20... 11月18日,“2025 SparkS全球AI硬件创新大赛”(简称“大赛”)在杭州正式启动。大赛是由...
原创 宿... 大家都知道,子宫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器官,男性是没有的。然而在2025年11月中旬,安徽宿州就上演了一场...
暴增407%!六氟磷酸锂巨头多... 化工行业的牛市,已经开启。 尤其是一些热门化工板块,格外受到市场的青睐。例如最近表现比较“抢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