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乱象为何难管?完善立法不容忽视
创始人
2024-05-15 14:08:46
0

原标题:电动自行车乱象为何难管?完善立法不容忽视

1月2日起,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限行新规正式开罚。电动自行车治理一直是各个城市的“老大难”。其凭借机动灵活的特点为百姓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之相伴的是逆行、闯红灯、改装等大量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给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记者早前在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听证会上获悉,目前,广州已完成电动自行车上牌超过360万辆。根据相关部门估算,广州实际电动自行车已超500万辆,保有量远超小汽车。据交警部门统计,2023年上半年,广州发生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2023年12月28日,广州更是发生了一起重型搅拌车与电动自行车相撞的事故,造成了电动自行车乘客罗某当场死亡……

一组组数据都聚焦在一个矛盾点上:如何在保障“电鸡”车主通行便利的情况下,又能管住乱象、减少安全隐患?笔者所见,完善立法不容忽视。

如今,电动自行车存在“摩托化”倾向,不乏有电动自行车车主解除限速,原本25码的速度解速后可达到五六十码,俨然具有机动车的属性,而电动自行车本身不具备机动车的保护。此外,电动自行车车主逆行、闯红灯、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等乱象层出。

管住这些乱象,仅靠电动自行车车主的自觉性和交通安全意识是不现实的,根本在于有相匹配的处罚管理措施。电动自行车虽然存在机动车化倾向,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其属于非机动车,需按照非机动车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于逆行、闯红灯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许多车主对此不以为意。较大的安全隐患与较小的惩戒约束力之间的错位,导致了一些电动自行车车主“无所畏惧”的心态。因此,随着电动自行车出行需求日益增多,完善上位法、出台相匹配的管理措施迫在眉睫。

同时,在管的方面,道路交通执法是末端环节,不应将所有压力集中于此。真正的治理应是相关部门全链条联合起来,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停放、充电等环节进行综合治理。例如,打击提供非法改装的销售门店;一些企业可以在生产时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电鸡”解除速度等。

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探讨持续已久,我们无需将电动自行车“妖魔化”,但也要清晰认识到当下交通出行的状况。一个城市的交通如何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才是出发点。相信一个有序、安全的交通出行环境也是民之所盼。希望在探索治理手段的过程中,国家层面的立法能不断完善,地方全链条的治理要跟上,各方多一些倾听,多一些耐心,健康的交通环境构建,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努力。

(郭思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海沉积研究助力精准重建古海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
原创 老... 近日,新东方的俞敏洪的一封内部信惹怒了自己的员工,本来这封内部信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新东方成立32周年的...
高交会圆满落幕,圆道妙医数字中...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8日讯(记者 黄鋆)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近日在深圳圆满...
科学家首次完成猛犸象RNA测序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1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完成了对真猛犸象核糖核酸(RNA)的测序,打破了这...
高通官宣第五代骁龙8(骁龙8 ... IT之家 11 月 19 日消息,高通今日官宣,第五代骁龙 8(骁龙 8 Gen5)移动平台将于 1...
开启“物理AI”创新纪元,20... 11月18日,“2025 SparkS全球AI硬件创新大赛”(简称“大赛”)在杭州正式启动。大赛是由...
原创 宿... 大家都知道,子宫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器官,男性是没有的。然而在2025年11月中旬,安徽宿州就上演了一场...
暴增407%!六氟磷酸锂巨头多... 化工行业的牛市,已经开启。 尤其是一些热门化工板块,格外受到市场的青睐。例如最近表现比较“抢眼”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