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透露,发生地震后,日本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多个机组核反应堆厂房顶层的燃料池的水已经溢出。另据富士新闻网报道,石川县志贺核电站发生燃料池中的冷却水因地震溅出池外的情况。
核电站的冷却水主要是用于吸收和带走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散热器和冷凝器等设备将热量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水可能会被污染,包含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碘、锶、钴等。不过,冷却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很低。据日本原子力规制厅的说法,此次日本核电站溢出来的冷却水有限,没有对外界造成影响,也没有对燃料的冷却产生影响。
地震对核电站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类,一是地震产生强烈震动,导致核电站的部分设施丧失功能,造成核事故。如果发生了小地震,所带来的破坏有限,但如果发生大地震,将会导致灾难发生。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十多年后的今天,福岛核灾仍未落幕。二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比如地震引发海啸、火灾,这将对核电站带来巨大破坏,同样也会发生严重的核事故。
截至2022年1月据数据显示,日本境内有33座可运行的核反应堆,而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前,日本大约30%的电力来自于核能。日本核电占比要远高于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日本资源匮乏,缺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资源,能源自给率极低,严重依赖进口。日本人口众多,要想解决民生问题,日本只能将进口的大部分能源用在工业领域,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核电站成为日本发展电力为数不多的选项。核电站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发电,拥有高效能源、储量丰富、稳定供应等优势。当然,核电站也存在安全风险,但日本要获得充足电力,除了发展核电外别无选择。
从全球来看,拥有核电的国家一般将核电站建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地区,而日本由于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几乎没有地质结构稳定的地区,所以日本将很多核电站建在沿海地区,尽量减少安全风险。
近几年,日本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善,以减少对化石燃料和核电的依赖,其中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速度很快。据数据显示,太阳能产品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0%,仅次于德国的39%,是全球第二大太阳能光伏市场。不过,虽然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发展迅猛,但由于多种原因,清洁能源发电量仍然远远少于化石燃料和核电,日本能源转型之路步履维艰。
(文/嘤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