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线下书店、线上购物平台,都可见新年日历的身影。
与记忆中老式的台历、挂历不同,如今的日历产品做得愈加精致、颇富巧思。买日历,不再是为了数日子、记时间,而是要从中挖掘更多的岁月情怀、生活趣味。
在纸质出版物式微的当下,日历产品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文化消费市场,出人意料地翻红了。此外,日历再度热销的表象下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当代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体现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01
消失的“它”盛装归来
日历是工具,从日月流转中划分节气、记录年岁。日历、挂历曾经是家家户户必购置的“年货”。它们总被摆在、挂在房间的最显眼处。无论是影星美照款,还是自然风光款,都能和各家风格完美融合,起到美妙的装点作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日历、挂历一度成为时代的记忆。
特别是智能化产品的涌现,各种日历小程序、App契合了人们个性化、互动性的偏好,与时代同频,拓展出了各种新功能、新模式。
它们能全面集合日历、天气、日程等功能,做到同步和共享日程安排、随时编辑和及时提醒。更有一些日历程序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内容,变成了涵盖新闻资讯、网络问答、聊天交友等功能的综合性App。
如此一来,固定在桌面上的传统日历更显单薄无趣。老式的日历、挂历,除了部分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还会光顾,少有人问津。
近年来,日历产品却重焕生机。2009年,故宫博物院重新出版《故宫日历》,一经发售就被抢购一空,网友亲切地称之为“小红砖”。2019年,《故宫日历》的销量超过70万册,重新出版12年,销量接近500万册。
以今年推出的龙年台历“有龙则灵”为例,上架一个月其单一平台销售量已达2万本以上。不仅如此,在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日历”关键词,相关产品琳琅满目,销售火爆者比比皆是。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台历市场规模约120亿元。
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这种火热局面并非昙花一现。事实上,日历市场回暖已有些年头,在2016年至2017年曾出现井喷之势。时至今日,头部产品销量依然居高不下。
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各种日历测评帖、讨论帖和开箱视频点击评论量奇高,引发了更广泛的购买、收藏、讨论热潮。谁能想到,被时代“抛弃”的日历,上演了《甄嬛传》里“熹妃回宫”的情节,盛装归来成功打开市场,圈粉无数。
02
从文具到文创再到“日历+”
实现华丽转身,纸质日历并不是单纯玩复古、收割怀旧粉。最重要的是其属性的转变。
2008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文化创意中心,上线“故宫淘宝”旗舰店,推出各类文创。《故宫日历》就是其打造的最成功的产品之一。相较于十几元钱一本的传统老台历,《故宫日历》一册能卖到126元,价格高,但年年畅销。
这里面有文化IP加持之功。
故宫是毫无疑问的文化顶流,能给予周边超高附加值。《故宫日历》的内容围绕故宫文物藏品展开,讲述背后文化意涵。
2024年书画版《故宫日历》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在这个过程中,日历的展示特性得以合理放大。以2024农历龙年《故宫日历》为例,故宫博物院加入了365个以“龙”为主题的文物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示“明万历·黑漆描金云龙纹书格”“清雍正·黄地珐琅彩云龙纹碗”“清乾隆·檀香木盘龙纽皇帝之宝”等等,涵盖字画、青铜器、瓷器、漆器等众多种类。
人们翻看的过程,更像是在读书、赏画、品鉴藏品,把查阅日期这件原本枯燥的事儿变雅致了。日历,不再只是工具,而成了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结合的大众读物。
“岁月绵长,日历把时间具象化后,承载的文化信息就丰沛了;一日一更,图文并茂的页面,也把阅读轻量化、碎片化处理,变得更有生活情趣;每一个节日都沿用旧制,元宵节称为上元,除夕称为岁除,仪式感满满;一页一页翻下去,无形中拉长了故宫的故事线,人们品、读、赏、悟,似乎和时间、故宫都建立了长久的约定。这实际上就巩固了消费者购买的忠诚度,以至于每年推出的《故宫日历》销量始终保持高位。”
文化学者苟瑞雪认为,从文具日历到文创日历,其转身成功的原因,就是把日历特性和价值进行了更细致的挖掘,在此基础上,策划、出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走向精致。
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消费市场也在转向。
日历的目标用户群体看似收窄,实际更加垂直精准——以Z世代为主力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搅动国潮风起,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与审美观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传统文化被加工成符号,与消费品结合就变得水到渠成。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大批知名文旅场馆、景区也推出文创日历,同样广受欢迎。
网络IP与网络文化也成功深入日历市场,如知乎推出问答日历,高度契合自身的社区氛围;豆瓣推出电影日历,精确对接电影爱好者。二次元、萌宠、表情包等涵盖各种网络圈层的主题日历也深受粉丝群体喜爱。有些产品还另辟蹊径,在形制上突破了传统。拉杆盲盒式、手摇滚轮式、迷你钢琴式……老物件旧貌换新颜,“日历+”文创样态让人眼前一亮。
03
不可忽视的隐忧
火热和盲目消费往往相伴,特别是在文化产品领域更为明显。囤日历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消费者年底蹲守各大博物馆旗舰店,硬要把各地知名文创日历都集齐。这些日历由于和“时尚”“文化”等标签过度绑定,被迷信热度与IP的消费者当作自我认同的工具,引起盲目收集。
一位文创日历爱好者对记者坦言,自己心怀“仪式感”和文化崇拜购买的日历,平时基本不会碰,许多精美页面只能随着过去的日子一并翻去。
图/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与日历“翻红”一同到来的,还有知识产权领域的诸多乱象。“日历+IP”的基本模式之下,决定日历销量的是IP的知名度,头部IP加持下的日历往往定价更高、销路更畅通。利益使然,部分商家选择盗用未经授权的IP制作、售卖日历产品,更有甚者直接制售盗版日历。
对IP持有者来说,盗版日历扭曲了市场竞争的条件,影响正品的销售和市场份额,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还打击了原创者的创新积极性。对消费者而言,盗版日历往往未经过正规的质量检测,粗糙的印刷、易损的材质会带来不良的消费体验,还可能存在劣质材料引发的安全问题。
图/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相当程度上,日历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真正赋予它新生的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各类IP和创意巧思。
纵观市场上打着文化创新旗号的日历,很大一部分只是相关元素简单叠加,明显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挖掘。这样的日历即便巧立名目,也难以真正起到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长此以往,这种商业化偏离消耗的是文化IP的宝贵声誉。
日历再度热销的表象下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当代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体现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希望日历及其所蕴藏的特殊价值能够得到持续珍视,以更合乎时宜的方式走得长久。
封面图来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
责编 |唐元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