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下科普创作时,人们有哪些新需求与挑战?
创始人
2024-10-15 14:21:41
0

大家应该发现了,现在我们遇到事情基本就问 AI ,似乎已经进入凡事都问AI的时代了,既然AI都能解决,那作为科普创作者,我们的持续输出还有意义吗?

其实,大家也许发现了,AI的问题之一是,它会给你一个它觉得准确的答案,然而这可能会抹杀其他的可能性,甚至,它可能会给你编一个科普内容,这点尤其恼火。这也是我使用AI过程发现的一个可能的问题,当然,未来也许会解决这些问题。

01,AI存在的问题之一

一个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答案。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准确的答案,然而,这个其实难度很大,尤其是在科学这种前沿领域,更是往往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然而当你用AI的时候,它可能倾向于一个固定的答案,这就有点麻烦了。

其实从这一点来说,AI反而不如搜索引擎多样化呢,虽然搜索引擎总是广告一堆,当时它只是提供一个入口,剩下的是由用户去筛选。

而这个选择就很重要。就比如最近诺奖季,每个科学奖下,回答上百个,可以说是千人千面,这不是一个回答能够解决的。

如果过度依赖AI,会不会让一个内容变得封闭?甚至,AI的互相嵌套引用,会不会导致AI觉得自己掌握的是真理呢?用了这样的内容,会不会让更多的人直接陷入了一个越来越封闭的圈里?

02,AI存在的问题之二

编造内容,这个简直了,不知道你们遇到过AI瞎编没?

我是真的遇到过,而且还带上参考的,要不是有些内容实在是违背直觉,简直让人无语。以至于我现在看到AI创造的内容,我必须得去细细看原网页,去看看这个AI是不是在编造。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科普达人,涉猎领域之广,内容洋洋洒洒,参考文献一篇又一篇,以至于粗看下去让人觉得太厉害了,然而真要掰开他的内容,甚至看他引用的文献,就有点让人惊讶了,真要是参照他的内容,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人尚且如此,AI更是。当然,这可能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特别专业的人士比如那些四青们不大喜欢科普,或者即便写也得高级别的官媒邀请,而普通的科普人员,认知可能又没那么高。

其实我每次写科普之前,不仅要阅读文献,还要阅读很多人的科普内容,因为我最怕的就是自己太局限了,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结果错失了一些重要文献,得出错误的观点。但即便如此,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至少目前,AI替代科普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当然,人们自己科普问题也很大,我只是说,AI科普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否认AI的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隆区“邮运通”项目启动高山番... 高山番茄正装载上机。代君君摄 8月26日,武隆区“邮运通”项目在双河镇番茄基地正式启动高山番茄“空空...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8月26日宣布,作为国际上首个建成运行的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
良信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良信股份(00270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东联密封取得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端...
马斯克旗下公司起诉苹果和Ope... 美国企业家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和社交媒体平台X于25日起诉苹果公司和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
【我为民企办实事】盘活低效用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5日讯临沭县科翰硅源新材料项目,在驻企服务员帮助下,通过盘活低效用地,仅用8个...
【2025数博会看点前瞻】20... 8月26日,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媒体吹风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数博会精心策划...
小米汽车公布全景图像生成方法专... 【CNMO科技消息】8月26日,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
蜀道不难了?看科技如何赋能蜀道...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陈丹 千年之前,李白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年之后,蜀道奏响筑路...
中国科技馆举办科学之夜暨“全国... 8月23日,“天宫领航 筑梦星球”科学之夜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作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预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