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借助人工智能,中国天文学家在太空有新发现
创始人
2024-10-14 15:40:41
0

艺术想象图:新发现的类似火星大小的超短周期系外行星(制图:石琰)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宇宙的奥秘被“看见”。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带领国际团队,通过创新深度学习算法,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一次性完成搜寻疑似信号和识别真信号任务。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发表。

超短周期行星又被天文学家称为“熔岩世界”,表面温度很高,潮汐力的挤压还会导致大量火山喷发现象。2011年,超短周期系外行星在开普勒望远镜提供的测光数据中被首次发现,为行星形成理论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人工智能AlphaGo的出现备受关注。葛健受此启发,试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分析开普勒数据集。他表示,要让人工智能从海量数据中“挖”到宝,需要发展新算法,并开展针对性训练,力求快速、准确、完备地探寻到稀少而微弱的信号。

通过不断尝试,该团队的深度学习新算法,比国际流行的算法搜寻速度提高了约15倍,显著提高了凌星信号的搜索速度、精度和完备度。“我们很幸运。经过近10年的努力,有了第一份收获。这是人工智能在天文大数据领域应用的又一个里程碑。”葛健说,这套算法在开普勒数据集中,识别出5颗新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大小与火星相近。

“这些超短周期行星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系外行星样本,也将帮助我们理解超短周期行星形成机制。”葛健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易尚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易尚退(0027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真...
那英谈自己为何参加《花少7》:... 搜狐娱乐讯 近日,那英受访时谈起为何参加《花少7》,她称参加节目与“旅行”二字息息相关,能够去世界不...
大利好!国务院重磅发布,“人工... 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加快实施...
思瑞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模拟...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思瑞浦(688536)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模拟开...
鲜血与微笑、狠话与拥抱,我们为... 上周六 UFC格斗之夜上海站 在上海体育馆“拳”力出击 八角笼中上演了 意志力和爆发力的极致碰撞 令...
中南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南股份(00071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2025数博会】“算力聚势 ... 作为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重要议程,2025数博会“算力聚势 智能未来”交流活动将于8月...
原创 无... 在感情里,很多男人总觉得只要掏心掏肺地爱,就能捂热对方的心。可实际上,好的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阳光氢能取得氢气纯化设备和制氨... 金融界2025年8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氢气纯化设...
今年以来已批准医疗器械创新产品... ● 本报记者 傅苏颖 8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称,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聚焦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