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我曾分析过,美国很有可能因为以色列的疯狂,导致战略失败,甚至被以色列拖下水,从而再次困在中东地区。从当前情况来看,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原本只限于加沙地带的战争,已经外溢到红海区域,乃至伊拉克、黎巴嫩以及叙利亚等多个国家。
众所周知,一方面以色列军队大张旗鼓地在加沙地带实施惨无人道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叙利亚民兵组织都在外围不断攻击以色列。从这一点来看,以色列已经不仅仅是在和哈马斯武装作战,而是在和伊朗所领导的整个“抵抗之弧”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可避免被卷入这场危机当中,美军在中东各地区的军事基地频繁遭到袭击就是最好证明。虽说,美军一直没有承认伤亡人数,但被频繁袭击这本身就是一种罕见信号,这种信号等于向外界表示,一旦美军越过“抵抗之弧”的红线,那么将遭到更大规模且更严重的报复。
基于此,因为以色列政府的一意孤行,导致美国面临两难选择。在巴以冲突日益严重的当下,美国到底是否要为帮助以色列付出更大代价?还是及时止损,继续执行三届美国政府都在推动其他地区的战略规划?这个抉择很难,但拜登必须做出选择,因为当下的情况,美国已经很难通过外交手段来管控中东危机。
话又说回来,无论拜登政府如何选择,这对中国而言都将是绝佳战略机遇。理由很简单,如果拜登选择力挺以色列,与伊朗派系进一步扩大冲突。那么美国就必须调整战略方向,重新将大批军事力量部署到中东地区,才能帮助以色列打赢这场战争,才能彻底压服中东各大敌对势力。
这也意味着,目前实力有限的美国,必须从其他地区抽调军事力量,要么是欧洲地区,要么是亚太地区。如果选择欧洲,那么俄乌冲突将被解套,俄军长驱直入,乌克兰战败将是必然结局。到那时候,腾出手来的俄罗斯,随时有可能“捅”美国一刀。
假如选择亚太地区,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甚至有机会收回台湾地区,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当然,拜登也可以选择放弃以色列,那更是再好不过,毕竟,以色列不同于一般盟友,是美国盟友体系中的核心。
换而言之,美国连以色列都能放弃,试问,其他盟国会如何看待美国?美国又如何能让那些国家继续相信美国的安全保证?恐怕这样一来,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等“爪牙”都有可能起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