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近日报道,美国正试图通过组建联盟,来削弱中国在稀土元素开采领域的主导地位。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携手支持关键矿物的开采项目,这些矿物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围绕17种稀土元素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多个国家认为,稀土元素的重要性堪比石油,因此,这场争夺被视作争取世界领导地位的新一轮对抗。
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铽和钆等17种元素,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轻工业、智能电子产品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六项新发明中就有一项涉及稀土,稀土逐渐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全球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而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包头。中国是世界上储量和产量均居第一的稀土大国,其中内蒙古包头市的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3.7%,约占全球储量的37.8%。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山是全球储量最大的稀土矿山。
为了遏制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美国成立了“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这一机构被部分人士形象地称为“金属北约”。目前,MSP的成员国已扩展到包括美国在内的14个国家及欧盟委员会。到目前为止,MSP的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欧盟。与此同时,在最近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诺,将共同努力提升各自国家的矿产生产能力。
最近,美国宣布将在“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的框架下,新设立一个“矿产金融网络”。这个网络的主要任务是为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矿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以加强美国在全球关键矿产领域的控制,进而与中国展开竞争。然而,试图在金属领域孤立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前提条件是,这些国家必须要么拥有充足的资金,要么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遗憾的是,美国所拉拢的这些国家中,除澳大利亚外,大多数国家压根就没有足够和中国叫板的资源。
与此同时,这一计划自始至终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稀土元素的开采和加工并非易事。它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而这些正是许多国家所缺乏的。即便美国能够联合一些国家参与所谓的“稀土联盟”,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形成可与中国竞争的产业链。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稀土联盟”计划忽视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的配置和流动遵循市场法则。一旦市场价格发生波动或供应链出现问题,这一联盟很可能迅速瓦解。
西方国家的设想明显不切实际。首先,我国不可能轻易允许西方媒体获得我国供应链的主导权。此外,我国有许多友好国家,西方在应对中国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有关中国事务上发表了言论,表示俄罗斯正在考虑限制对西方的铀和钛等稀有金属的供应。俄方的战略目标与中国高度一致。若中俄在稀土资源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美国可能将不得不放弃其对抗政策。
面对美国的挑衅和压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条例》共包括32条,主要内容涵盖了六个方面:明确工作原则、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健全稀土管理体制、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以及明确监督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据报道,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境内虽然拥有相当数量的稀土资源,但出于战略考虑和环境保护等原因,这些国家选择不予开采,而继续大量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每年不仅进口稀土,而且还常常超额采购,并将多余的部分储备起来,以应对未来的需求。可以说,美西方国家这种从中国大量获取稀土资源的策略,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中国逐步减少了关键矿产资源的供应,以应对这一挑战。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现代工业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和战略资源。中国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资源保护日益受到关注。近日颁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对稀土的进出口和回收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控,并对违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压缩行业内不合规供应的生存空间,缓解稀土供给过剩的现象,巩固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话语权,并提升稀土板块的整体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