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面向数据迁移的超算快线技术白皮书
报告共计:44页
《面向数据迁移的超算快线技术白皮书》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等单位发布,主要介绍了超算快线技术,包括其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业务模式、应用场景和现网实践等,主要内容如下:
1. 背景
- 国家政策: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我国不断优化算力布局,“东数西算”工程推动资源跨域传输,国家政策对算力服务提出普惠易用等要求。
- 行业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科学观测能力提升和AI大模型爆发等带来海量数据计算和传输需求,传统计算和网络传输方式难以满足。
2. 数据迁移网络新需求
- 面临问题:数据传输主要有硬盘快递线下迁移和运营商网络线上迁移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如硬盘快递时效性差、安全风险高,运营商网络线上迁移存在安全隔离和性能保障问题。
- 核心需求:网络需具备长距离大带宽高速传输、算网协同、按需随建随拆、灵活组网、弹性大带宽、泛在接入、可信可靠和跨域协同等能力。
3. 超算快线网络架构
- 服务使能层:通过API等按需调用网络能力,提供随用随连、安全可靠和任务式服务等,用户可自定义传输参数和计费策略。
- 业务核心层:根据服务使能层请求提供网络能力,包括终端接入控制、业务控制、资源保障和计费等功能,各网络功能模块解耦自治。
- 业务承载层:作为物理载体构建网络通道,包括接入终端、超级业务网关等网络功能实体,提供多种接入方式和业务流量承载能力。
4. 超算快线关键技术
- 任务式服务:包括灵活组网、弹性带宽和跨域协同技术,满足临时性、突发性数据传输需求,降低成本,提升利用率。
- 资源按需保障服务:包括业务流量识别、确定性切片和业务随流检测技术,满足不同网络承载诉求。
- 高可靠安全服务:包括网元设备安全、网络传输安全、业务流量按需隔离和好友关系维护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传输。
- 高带宽吞吐服务:包括传输层协议优化、广域RDMA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网络运力,缩短数据迁移时间。
5. 超算快线业务模式
- 任务式业务模式:面向随用随连需求者,非长期连续传输,支持随建随拆和多量纲灵活计费。
- 弹性业务模式:面向有基础带宽及弹性需求者,长期连续传输,提供基础带宽和提速调整,按需收费。
- 固定带宽业务模式:面向算力资源提供方,长期维持大带宽,采用固定带宽计费。
6. 超算快线典型应用场景
- 东数西存:采用任务式业务模式,在夜间闲时传输备份数据,降低成本。
- 算力互联:实现算力中心高速安全互联,提高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科学计算:中科院高能所和成都超算中心应用证明其便捷高效。
- 影视制作:使用超算快线可提高传输效率,降低成本。
7. 现网实践
- 业务需求背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LHAASO数据量大,现有网络无法满足需求。
- 网络建设方案:包括物理组网、业务组网和业务实现,基于超算快线特性实现灵活高效传输。
- 业务效果:完成跨域超算快线服务建设及测试,提升了数据传输能力和算力资源利用率。
8. 产业倡议:倡议全国各相关单位共同推进超算快线商业应用,加强技术合作,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