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深冬已至,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仍是大众关注的重点。26日,重庆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任毅从中医的角度对流感的防治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中医食疗防治流感
(1)银花炖雪梨
原料:金银花5g,雪梨50g,白糖5g。
做法:将金银花洗净。雪梨去皮去核,切成2厘米见方小丁块。将金银花、雪梨、白糖放入锅内加水炖3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感冒咽痛、咳嗽、口干等。
(2) 葛根煲猪骨汤
原料:葛根20g,生姜10g,葱白5g,粳米100g,猪排骨。
做法:葛根去皮,切小块;生姜去皮,切片;将猪排骨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熟后,加入葛根、生姜、葱白,再煲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功效:发汗解肌。适应于感冒初起鼻塞、流涕、恶寒、脖子僵等不适。
(3)黄芪苏叶饮
原料:黄芪15g,紫苏叶10g,大枣3枚,生姜2-3片,红糖适量。
做法:上四味共入砂锅煎取汁,放入适量红糖,趁热饮用。
功效:益气解表。适用于机体免疫力差,平素易感冒,怕冷,打喷嚏,食欲不佳者。
中医外治防治流感
(1)刮痧。
任毅介绍,刮痧可有效缓解流感期间的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如遇头痛症状,可选用头部刮痧或用按摩梳梳理头部,每次5- 10分钟,以头皮发热,痛点缓解为度。如发热,可以加大椎、大杼刮痧。刮痧时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每次5-10分钟,以出痧为度。
(2)沐足。
冬季很多人会选择泡脚来进行养生,任毅介绍,在时行感冒初期阶段,如感恶寒、头痛、鼻塞或稍觉发热时,即可选用沐足法,此方法可通阳解表,缓解不适症状。取艾叶30g、菖蒲15g、生姜30g、川芎15g,煮开10分钟,使水温降到 (40-43℃) 左右,沐足浸泡15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然后盖好衣被静卧休息。
(3)艾灸。
任毅介绍,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之一。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流感高发时节亦可用于防治流感。
关元穴:关元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虚劳诸证,保健要穴。
(4)防感香囊 。
中药香囊源于中医的“衣冠疗法”,香囊内药物的挥发性气味,可芳香化浊、避秽解毒,使人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取山柰3g,砂仁3g,苍术9g,肉桂9g,藿香9g,碾碎后装入布袋中制成香囊,可随身佩带、放置在居室内或悬挂于车中。
另外,还有专门的中药汤剂预防方,分为儿童预防方和成人预防方,大众可以请中医根据个人需求配置,遵医嘱服用。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