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 AI 应用方向个股午后持续走强,AI 语料、Sora 概念、多模态 AI、AIGC 概念及 Kimi 概念等暴涨。
AI 热度再起很大可能是因为,OpenAI 在 6 月 25 日凌晨明确,将从 7 月 9日起停止其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的 API 使用,中国在禁用之列;随后多家国内大模型厂商立刻上线了相应的“搬家”方案。国内 AI 大模型厂商开始抢占OpenAI 退出市场。
API 接口无法访问,国内大模型开始搬家
此次 OpenAI 的退出主要对 OpenAIAPI 用户影响比较大,API 接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开发者通过 API 接口访问 OpenAI 的模型,包括 GPT 系列和其他模型,方便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
不过由于 OpenAI 突然不能停止中国区的服务,国内大模型企业开始看准时机,纷纷出台搬家平替方案,抢占 OpenAI 推出市场。
众多大模型出台搬家方案,优惠十足诚意满满
在 OpenAI 发布将终止对中国提供服务的消息后,通义千问、腾讯云、智谱 AI、百度智能云等国产大模型平台(公司)纷纷采取行动,为用户提供替代方案。
我们以智谱清言为例来看一下平替方案。智谱推出 OpenAIAPI 用户特别搬家计划,帮助用户切换至国产大模型。具体来看,智谱为开发者提供 1.5 亿Token(5000 万 GLM-4+1 亿 GLM-4-Air)。从 OpenAI 到 GLM 的系列迁移培训。对于高用量客户,智谱提供与 OpenAI 使用规模对等的 Token 赠送计划(不设上限),以及与 OpenAI 对等的并发规模等。
目前智普的 GLM-4 模型调用价格为 0.1 元/千 tokens,免费提供 1.5 亿tokens 的价格相当于 15000 元,并且还有与 OpenAI 使用规模对等的 Token赠送计划,优惠措施十分明显。
另外其它大模型的平替方案优惠措施也非常大,国产大模型为 OpenAI 退出后提供了充足的替代方案。不过一些假冒套壳 OpenAI 的大模型将会受到冲击。
国产大模型上半年爆发,市场增速还将加快
2022 年 11 月,ChatGPT 的问世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的发展浪潮;2023 年伊始,国内各大高科技厂商、高校及创业团队相继推出自研大模型。
2023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大模型持续更新迭代,逐步形成了“百模大战”的火热场面。到 2024 年中国大模型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 3-4 月,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国产大模型已经逐步成熟,并且具备了竞争能力。
以阿里旗下的通义千问为例,2024 年 3 月,阿里推出两个升级版视觉语言大模型 Qwen-VL-Plus、Qwen-VL-Max,大幅提升了图像相关的推理能力以及对图中细节和文字的识别、提取和分析能力,支持百万像素以上的高清分辨率图和各种长宽比的图像。2024 年 5 月,通义千问 2.5 发布,模型性能全面赶超GPT-4Turbo。
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 年中国“百模大战”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语言大模型市场规模达 132.3 亿元,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 亿元,2023-2027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50.6%。而且随着此次突发事件,OpenAI 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大模型市场增长可能比预测的还要理想。
投资建议:从今年 3 月开始,国内大模型已经进入事实上的井喷期,国内大模型已经具备竞争能力,OpenAI 此时停止中国区服务反而是让出中国市场,国内大模型目前纷纷出台搬家方案抢占市场,短期 AI 概念热度可能会延续走高。
建议关注:AI 概念、AIGC、多模态 AI、Kimi 概念
300418 昆仑万维 002230 科大讯飞 300459 汤姆猫
603888 新华网 300364 中文在线 300781 因赛集团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速度不及预期。
参考资料:
2024 年 5 月 30 日 国元证券 《生成式 AI 加速创新,国内厂商聚力突破》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
本文由汇正财经的投资顾问:顾晨浩(登记编号:A0070620080002)进行编辑,仅供参考,请自主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