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象限大满贯,阿里云的“全能型”胜利
创始人
2025-11-25 19:21:04
0

阿里云AI时代的“硬实力”,有了更加具象化的呈现。

2025年11月中旬,国际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四篇关于GenAI的技术创新报告。按照自上而下技术栈逻辑,报告被划分为四个评估维度,分别为GenAI云基础设施、GenAI工程、GenAI模型以及AI知识管理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在上述四个评估维度中均位于新兴领导者象限,并与OpenAI、谷歌打得有来有回。

具体来看,在“面向GenAI的基础设施”维度,新兴领导者象限有阿里云、微软、谷歌、AWS四家厂商入围,华为云和腾讯云位于远见者象限。

在“GenAI工程”维度,阿里云位于领导者象限,在纵轴“特征”以及横轴“未来潜力”指标上,优于AWS、谷歌、微软。

在“GenAI 模型提供者”维度,阿里云处于领导者象限,并在“特征”指标上超过AWS、微软,仅次于谷歌和OpenAI。

在“AI知识管理应用/通用生产力”维度,阿里云处于新兴领导者象限,且是国内唯一入选的云厂商。

这四份报告之所以足够“硬核”,在于其采纳了市场和行业认可的细分评估标准,兼顾技术先进性与落地成效。例如,Gartner将对基础设施的考核细化为,面向模型训练、推理和服务所提供的基础设施优化;将对生产力层面的评估解构为搜索、对话平台及生产力工具等核心能力。

阿里云交出阶段性“答卷”的背后,是阿里自上而下全栈式AI投入的战略决心和高强度、持续性的迭代能力。新时代变革下,挑战者无数,但从互联网到AI大模型,阿里云却从未缺席过。

全栈式AI投入的决心

对于阿里这样业务盘根错节的商业巨擘而言,任何一次重大转型都如同“大象转身”。阿里在云计算的全栈式押注,在外界看来可能是一场“豪赌”,但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共识和笃定。

这一战略定力,在吴泳铭上任后进一步落地为清晰的行动路线。2023年9月,阿里明确“用户为先、AI驱动”为两大战略重心,释放出聚焦主业、集中资源攻坚电商与AI的信号。

今年2月份财报会,吴泳铭首次明晰了对云方向的战略重心,强调在三个方向加大投资:一是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AI基础模型平台和AI应用;三是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为支撑这一蓝图,阿里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与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金额已超过过去十年总和,也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最大规模投资纪录。

尽管这一数字在当时国内语境堪称空前,但若将其置于全球AI基础设施的竞争格局中,则更凸显出这一赛道的战略重要性与国际玩家的投入强度。当前,人工智能的竞争看似迅速转向基础设施层面的竞赛,实则是为下一阶段的智能化能力奠定根基。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领先企业已纷纷启动更大规模的投入计划:OpenAI后面宣布将在未来8年投入约1.4万亿美元,用于新建与扩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Meta也计划,未来三年在美国基础设施与就业领域投入6000亿美元。现在,回过头再看阿里的决定,精准地命中了对市场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在AI新时代,未来究竟通往哪里,这个问题令许多玩家陷入了迷茫。在接连不断新技术的刺激下,未来仿佛笼罩着层层迷雾。

阿里云是为数不多回答清楚这个问题的厂商。2025云栖大会,吴泳铭首次系统描绘了通往ASI的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未来的战略路径。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在这基础上,阿里云将逐步演化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全栈式”一词再次被提及。

阿里云的“全栈式”布局,本质是打造一个从技术到业务的“AI能力转化链”。它从自研的算力基座与通义大模型出发,通过百炼等平台将顶尖AI技术转化为易于集成的服务,最终无缝对接到各行业的具体应用中,赋能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让前沿技术真正转化为商业生产力。

这份布局不只是技术堆砌,更包含了一套清晰的战略逻辑。一方面阿里云通过开源的通义大模型,试图成为AI时代的“安卓系统”,构建生态壁垒。另一方面,通过打造超级AI云这台“下一代计算机”,提供坚实的算力基础。“全栈”的优势在于协同效应,阿里云自研的AI基础设施与通义大模型可以进行深度协同优化,既能提升在云上调用和训练模型达到最高效率,也能提升企业交付效果。

保持持续性的领先优势

商业世界的竞争,短期看是“速度”的比拼,长期看则是“耐力”的考验。穿越周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就云计算的赛道,想要弯道超车者甚多,但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和领先优势者甚少。

如果仔细观察,在Gartner所出具的四份报告图中,相比于其他入围选手,谷歌云和阿里云是相对更加“全能型”的选手。AI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云+模型+芯片”三位一体的垂直整合之战。

谷歌以TPU芯片、Gemini模型和谷歌云形成闭环。阿里则以倚天/含光芯片、通义千问(Qwen)模型和阿里云奠定基石。相比之下,亚马逊与微软虽在云和芯片上布局深厚,但其模型在能力与生态影响力上尚未达到顶级水平;而OpenAI等明星公司,虽以ChatGPT等模型跻身头部,却在底层算力基础设施上存在依赖性。

有意思的是,谷歌和阿里恰好代表了当下大模型竞争的两种路线。谷歌凭借闭源的Gemini建立技术壁垒,以头部能力和API服务塑造其护城河;而阿里则通过开源的Qwen广结生态同盟,以技术普惠和开发者生态赢得市场。这不仅是商业选择的分野,更定义了AI未来的两种可能形态。

2023年8月,阿里云开源了70亿参数的Qwen-7B模型,成功打响大厂开源的第一枪。首次开源后,Qwen便以惊人的节奏持续开放更大、更多的模型,开源720亿参数的Qwen-72B,一举填补了国内缺乏对标Llama 2-70B级别优质开源模型的空白,被业界认为是“最强开源模型”。同时,通过开源小至1.8B的参数模型和音频大模型,实现了“全尺寸、全模态”的战略布局。

Qwen让Llama成为了过去式,也被称为真正的“OpenAI”。HuggingFace CEO曾连发12条推文向全球开发者力荐Qwen3-Coder,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指出,“Qwen已占据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份额且领先优势扩大”。

据我们了解,Qwen正在成为To B企业搭建业务的选择。这里面是综合性的考量,Qwen本身对外提供了全尺寸和全模态的产品,方便企业用户任意调取和在各个场景中做测试。不少企业内部反馈,用Qwen来跑模型更具备性价比,这对开拓新业务预算较为有限的企业十分重要。Qwen强大的开发者社区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通过集体智慧诞生了诸多精准适配场景的加强版Qwen,也降低了一些企业的使用门槛。

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在全球主要模型社区的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7万,成为全球开发者和企业采用最广泛的开源模型之一。Qwen仍处于快节奏的更新速度当中,下一代模型架构Qwen3-Next的训练和推理效率创下新高,模型训练成本降9成,长文本推理吞吐提升10倍。

如果说B端的竞争是“筑基”,那么C端的角逐则是“布道”。谷歌与阿里深知,真正的影响力不仅在于服务企业,更在于如何重新定义每个普通用户与AI交互的方式。一旦技术能力通过最广泛的终端应用得到释放,未来则有望构建从基础设施到消费场景的完整生态闭环。

从AI播客到文生图、生视频编辑器,谷歌一直都在探索C端应用的可能性。近期,谷歌的Nano Banana2再次小出圈了一把,图片生成被用户玩出了花儿,海贼王分镜漫画一键生成、设计海报不用修改直出,中文理解能力也令人眼前一亮。

无独有偶,阿里也在加紧布局C端市场的步伐。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打造背后集合阿里各类服务的AI统一入口。

第三方数据显示,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其爆发式增长甚至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了“Qwen Panic”(千问恐慌)的热议。

而随着夸克AI眼镜的发布,阿里便可以再进一步,把千问的智能从虚拟App延伸至实体硬件,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更无感和沉浸的AI原生体验。

云计算是场长期马拉松

Gartner的评估维度更多体现在云厂商的“硬实力”上。不可否认,从芯片、算力到模型平台的全栈式AI硬实力,是云计算在AI时代扎根立足的基础与根基。

但也应当看到,一些厂商在Gartner标准之外,凭借其独特的“软实力”构建了同样坚固的护城河。例如,微软凭借其与企业级应用的无缝融合能力,通过Copilot构建了极高的用户粘性。

云厂商在互联网时代积淀的优势,也正在延续至AI时代。亚马逊凭借全球电商生态与AWS的协同效应,将其规模化基础设施运营能力转化为AI服务的底座;微软则将其在企业和开发者领域的深厚根基,通过Azure与OpenAI的绑定,转化为企业级AI应用的“信任额度”;而谷歌则将其在搜索与移动生态中的优势,内化为数据与分发网络的天然优势。

可见,在AI时代,各家云厂商实则是将其传统优势与AI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路径:有的长于生态,有的精于企业服务,有的强于技术突破,共同勾勒出多元发展的产业图景。

除了阿里云外,我们也越来越看到了许多中国的力量。Gartner榜单中亦有腾讯云、华为云的身影,它们在“GenAI的基础设施”等维度被列为远见者。

同时,来自中国的AI厂商也展现出创业公司的活力,例如月之暗面Kimi开源了编程大模型并测试其深度研究Agent,而MiniMax则持续迭代其推理与视频生成模型,并凭借其AI视频工具和C端AI应用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声量。

将“机场”变为云计算的战场,并纷纷亮出“第一”的身份,是今年行业一个标志性的现象。但现在看来,或许恰恰是一个积极信号。竞争不仅没有带来厂商的内耗,反而共同做大了蛋糕。这证明了云计算在拥抱AI技术后,云市场再次回到了高增长、高价值的核心赛道。

当云与大规模如同水、电、煤一样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这就决定了云计算市场必将属于长期主义者。

这一领域的重资产、长周期与强技术特性,天然地筛选掉了追逐短期红利的玩家,最终胜出的,必然是那些具备战略耐心、持续进行技术投入并构建完整生态的企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分钟了解!九九山城辅助免费(... 一分钟了解!九九山城辅助免费(辅助挂)真是是有挂(详细辅助安装教程);进入游戏-大厅左侧-新手福利-...
最新研发"丽水茶苑苹... 最新研发"丽水茶苑苹果手机辅助"丽水茶苑苹果手机辅助(都是是真的有挂)1、操作简单,无需注册,只需要...
总算清楚!心悦游戏辅助(辅助挂... 总算清楚!心悦游戏辅助(辅助挂)确实存在有挂(详细辅助分享教程);科技安装教程;136704302。...
黑科技辅助“欢乐游戏城破解版内... 黑科技辅助“欢乐游戏城破解版内置修改器”外挂透视辅助脚本(本来是真的有挂);1、下载好欢乐游戏城破解...
第八分钟了解!微信微乐有挂没有... 第八分钟了解!微信微乐有挂没有(辅助挂)一直是真的有挂(详细辅助工具);微信微乐有挂没有软件透明挂更...
第三分钟了解!边锋干瞪眼辅助(... 第三分钟了解!边锋干瞪眼辅助(辅助挂)竟然是有挂(详细辅助wpk教程)1、任何边锋干瞪眼辅助ai辅助...
盘点一款"欢乐游戏城... 盘点一款"欢乐游戏城破解版内置修改器"欢乐游戏城破解版内置修改器(切实真的是有挂)1、这是跨平台的欢...
黑科技辅助“小程序微乐游戏辅助... 黑科技辅助“小程序微乐游戏辅助器”外挂透视辅助器(好像是真的有挂)1、游戏颠覆性的策略玩法,独创攻略...
6分钟了解!家乡大二的技巧(辅... 6分钟了解!家乡大二的技巧(辅助挂)竟然真的是有挂(详细辅助攻略);小薇(透视辅助)致您一封信;亲爱...
当“人间烟火”遇上人工智能——... 近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促进餐饮业智能化布局行动计划(2026-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