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校区)成功举行。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千余家单位参与,经过多轮评审,最终在近千份作品中角逐出金、银、铜奖共449项,以及备受瞩目的“卓越工程奖”2项。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历经八载,已成长为我国建筑数字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进入本届“卓越工程奖”候选的6项BIM作品代表着当前BIM技术应用的前沿水平。
当天上午,“卓越工程奖”候选项目展演举行。“卓越工程奖”候选项目依次进行现场展演答辩,他们涵盖医疗基建、水务环保、零碳建筑、航运工程、科技地产与海上光伏等多个领域,展示了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呈现了一场智慧建造与数字化实践的高水平交锋。
展演答辩现场(学校供图)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申报的作品《智绘医心·筑建未来—BIM技术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扩建工程中的施工+运维数智融合实践》和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申报的作品《BIM综合应用赋能国内首个GW级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高质量建造》拔得头筹。
当天下午,颁奖典礼正式举行。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在致欢迎辞时表示,重庆城科以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BIM技术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的应用,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无边界”育人生态,培养更多适应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理事长刘学民致欢迎辞(学校供图)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昭华在讲话中指出,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他期望以大赛为纽带,打通产学研用合作通道,吸引更多优秀BIM成果在永川转化落地,共同培育新技术、新业态。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通过视频的方式致辞。他指出BIM技术作为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其价值已从新建项目拓展至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提升、存量资产管理乃至文保文旅等领域,实现了传统文脉与现代功能的高度融合。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新介绍,本次大赛不少项目将技术自主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遗余力地推进国产软件替代进程,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为国家产业安全筑牢坚实屏障。未来,中心将与各方一道,继续创新BIM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以高质量人才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郑讯嘉表示市教委高度关注BIM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并提出“高校锚定产业需求加快专业升级”“教师争当双师型标杆”“学生锤炼技术与实践真本领”三点希望,同时市教委将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助力培育更多高素质BIM技术人才。
活动合影留念(学校供图)
颁奖环节中,与会领导、嘉宾为大赛获奖作品颁奖,肯定了它们在BIM技术与工程数字化应用中的创新做法,现场气氛热烈。
本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已经集中展示了我国BIM技术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深度,也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为行业搭建了高端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育平台。(来源:重庆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