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荆淮侨 丁鹏)在11月22日开幕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在应用层面,5G+工业互联网正从单点突破迈向深度融合,目前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近90个工业行业,5G工厂建设超1200个,投资规模超过500亿元,制造业的产品质量、运营成本与产能效率均实现明显改善。
敖立介绍,过去五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从0到1的系统性突破,在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应用、技术产品、产业生态及政策服务五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已建成超过4.5万个5G虚拟/混合专网,建设了1200余个高水平5G工厂,5G工业模组全球占比超过80%。
敖立认为,5G-A将成为推动工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大带宽、低时延、超大连接、高精定位、无源物联等能力将全面增强工业视觉检测、运动控制、仓储管理、定位感知及数据物联等关键场景。其中,5G-A无源物联将带来革命性突破,支持更长传输距离、更灵活组网以及定位能力。
在工业控制方面,5G-A可将端到端时延降低至4毫秒、可靠性提升至99.999%,显著增强逻辑控制、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能力,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高精度场景奠定基础。随着未来迈向6G,更高精度的运动轨迹规划和远程实时控制将获得进一步突破。
敖立表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基本完备,芯片、基站、核心网、终端设备等供给体系正在加速升级,RedCap、eRedCap、AIoT等技术序列将形成覆盖不同速率与场景的终端生态。5G云化机器人、工业5G具身智能也在加速涌现,云边端协同架构成熟将显著提升智能水平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