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坐进“驾驶舱”
中阳县模拟飞行培训点燃蓝天梦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初冬时节,晨曦微露。走进中阳一中技术楼的实训中心,引擎的模拟轰鸣声与阵阵惊叹交织回荡——这里不是机场,却洋溢着同样的紧张与兴奋。作为2025年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的承办地,中阳县正以赛事为牵引,推动航空教育融入地方发展脉络。数十名来自全县的中小学教师,手握操纵杆,紧盯仪表盘,开启他们人生中的“飞行体验”。
从讲台到“驾驶舱”:一场沉浸式学习
“油门轻推,注意保持平飞!”中国航协模拟飞行教练员、高级裁判员杨旭的指导声在模拟引擎的背景音中格外清晰。中阳一中的一位物理老师的手指在操纵杆上微微发颤,屏幕上,飞机正悬在离地百米的空中轻轻晃动。“这样的体验前所未有,太奇妙了!”她难掩激动。
课堂上挥洒自如的教师,此刻成了勤学善问的“学员”。理论环节,他们追着教练深入探讨伯努利原理与机翼升力的关系。就连休息时间也成了“移动课堂”,“襟翼”“AOA攻角”等专业词汇在走廊中频频响起,学习热情贯穿始终。
从“输血”到“造血”:一场育人方式的变革
此时,实训中心的另一角,几位中学教师正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刚刚在“驾驶舱”中俯瞰的虚拟地形。“以前在课堂上讲等高线、讲河谷地貌,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难以想象,”一位老师感慨道,“如果能让孩子们在模拟器上亲手‘飞越’一遍我们吕梁山脉,那种对地形地貌的立体感知就会更形象更具体!”这一刻,知识的传授方式,正在从单向的灌输,向沉浸式的体验与探索悄然转变。这正是教育培养学生从外部资源“输血”到内部自主“造血”的关键一步。
这是中阳县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随着县域低空经济规划的推进,无人机测绘、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等新业态正在这里加速落地。县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这既满足了本地产业需求,也为学生开辟了留在家乡发展的新路径。”
从数字模拟到梦想启航:一颗颗“飞行火种”的点燃
随着培训推进,教师们的操作日益熟练,教学思路也愈发开阔——“如何将飞行原理融入物理课堂?”“怎样充实校园飞行社团的活动?”一个个创意方案在交流中不断成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挂职干部、中阳县副县长马田表示,这批教师将成为中阳科技教育的“飞行火种”,返回各自学校开展模拟飞行教学。未来,中阳县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模拟飞行课程,构建校、县两级竞赛机制,并与北航等高校共建“生源基地”,让更多山区孩子借助“数字蓝天”,看见更远的世界,拥抱更广的成长可能。
夕阳渐落,培训暂告段落。走出培训中心的教师们脸上仍带着飞行的兴奋,他们带回课堂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颗颗点燃青少年航空梦想的火种。
而这,仅仅是序章。接下来,“2025中阳·极速杯全国高校模拟飞行锦标赛” 将在这片红色热土盛大启航。届时,全国的目光将聚焦于中阳搭建的“数字跑道”,而赛事中独具特色的 “村飞”活动,更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模拟飞行的科技舞台将在中阳厚土中扎根,让学子们在虚拟翱翔中深情书写家乡的崭新篇章,奏响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秦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