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是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通常被视为西方的守护神,象征着掌管杀伐和战争的力量。古人眼中的白虎是一种威猛无比的神兽,能够驱邪镇煞,令人心生敬畏。然而,走进现代动物园,看到那只憨态可掬的白虎时,很难将它与古代描述的神秘凶猛的形象联系起来。现在的白虎更像是温顺的大猫,吸引游客驻足拍照,而不再是那种令人心生恐惧的猛兽。
实际上,动物园中的白虎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并非同一种存在。在古代的《山海经·西次四经》中,曾提到过: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先秦时期的记载认为,白虎生活在渭水源头的某个神秘地方,具有某种超凡的神性。而如今的白虎,虽然毛发以白色为主,但它们身上布满了黑色条纹,原产地并非渭河流域,而是更接近印度恒河地区。现代的白虎大多是从海外引进的,并非中国本土的神兽后裔。 目前,全球大约有500多只白虎,这些白虎几乎都源自同一个祖先——名为莫汉的雄性孟加拉虎。上世纪,印度猎人马尔坦德·辛格在丛林中发现了这只只有九个月大的小白虎,并将它带回家中饲养。最初,人们以为这只是因为白化病而变异的孟加拉虎,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疾病,它是由于色素基因出现问题,导致动物毛发呈现白色,并且眼睛呈血红色。然而,白虎的眼睛是黑色的,并且它们身上还带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这与白化病的动物完全不同。而且白化病通常不会稳定遗传,但白虎的白色基因却可以代代相传,说明它们的白色毛发并非病态,而是一种由古老基因所决定的特征。 科学家推测,白虎的这种白色基因可能起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当时气候寒冷,大片土地被冰雪覆盖,一部分老虎的祖先因基因突变长出了白色的毛发,这种颜色帮助它们在雪地中伪装,增加了生存的机会。但随着冰雪消融,森林再次扩展,白色毛发的老虎逐渐失去了生存优势,最终被自然环境淘汰。不过,这一基因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潜藏在老虎的基因库中,直到通过偶然的基因重组,像莫汉这样的白虎才再次出现。 由于白色基因是隐性基因,莫汉与普通孟加拉虎交配后,后代并不会出现白色毛发。为了繁育出更多白虎,人们采用回交的方式,让莫汉与它的后代进行交配,逐渐增加白色基因出现的概率。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经过60多年的培育,白虎的数量已经增加到超过600只。然而,近亲繁殖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有些白虎面部畸形,外形不协调;有些个体存在不育现象;还有些性格暴躁,难以驯化。通过人工筛选,这些存在缺陷的个体被淘汰,只留下健康的白虎。尽管如此,现代白虎显得过于温顺,已经完全失去了野性。2021年,北京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件:一名游客违规下车,站在草坪上大声喊叫七只白虎。结果,这些白虎并没有扑上去攻击,而是安静地坐着,目光好奇地看着那名游客。如果是在东北虎园,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种温顺的性格,正是经过多代人工干预与选择的结果。长时间的驯化使得现代白虎更像是人类为满足观赏需求而创造的白色大猫,完全失去了古代神兽的威严。 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虎在所有虎类中性情较为温和,远不如东北虎那样霸气。然而,奇怪的是,只有孟加拉虎种群中才会出现白色个体,这或许与远古时期印度次大陆的环境变化有关。总的来说,现代动物园中的白虎,更多地是一种因人类猎奇和人工培育而诞生的特殊产物。在自然界中,白色毛发让它们在森林中容易暴露,捕猎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很难独立生存。 这也说明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白虎,并非是通过自然选择成就的王者,而是人类人为干预下延续的特殊血脉。它们已经失去了昔日作为神兽的神秘色彩,变成了现代社会眼中可爱的珍稀观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