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五授衔中,周士第这位杰出的元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提到周士第,他的资历可以说是非凡。在大革命时期,周士第便在北伐军中担任了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的团长,而这个73团,实际上就是叶将军的独立团。这个团是我党实际掌控的军队之一,涌现出了许多革命骨干。周士第能够担任团长,可见他在当时的地位之高。
事实上,很多开国将帅都曾是周士第的部下,甚至有多达数十人,其中包括五位大将和二十位大将级别的将领。如此众多的高级将领都曾在周士第的麾下效力,足以显示他当年的非凡地位。那么,究竟是哪五位大将曾经是周士第的部下呢? 首先是林帅。在南昌起义时,林帅是粤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73团的某连连长,而73团的团长就是周士第。在南昌起义后,周士第升任为第25师师长,而林帅则继续作为连长跟随他南下。经过三河坝的激战,周士第暂时离开了部队,林帅则在随后的战斗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人民军队十大元帅之一。 第二位是陈老总。陈老总是旅法学员中的佼佼者,回国后,他曾在川军杨森部从事兵运工作,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担任过政治教官,后来被派到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协助周士第从事兵运工作。在南昌起义时,周士第升任为第25师师长,陈老总因公未能第一时间加入,但很快便追上了部队,最终被任命为73团的政治指导员,成为周士第的下属。三河坝战斗后,陈老总与朱老总、王尔琢一起,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奋勇作战,最终成功发动了湘南暴动,并顺利转战井冈山。凭借赫赫战功,陈老总最终成为人民军队的十大元帅。而周士第因曾经离队的经历,仅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三位是谭政大将。谭政,出身知识分子,曾与我军名将陈赓是同学。谭政最初以文书身份参加了秋收起义,并成为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在参加秋收起义之前,谭政曾在粤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担任文书职务,而73团的团长正是周士第。后来,谭政作为精英分子被带入警卫团,随之参加秋收起义。在授衔时,谭政作为曾经的部下被授予了大将军衔,而周士第却只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四位是陈赓大将。陈赓在大革命时期曾担任第四军第73团特务营的营长。后来,在形势变化下,陈赓被迫离开特务营并投奔了贺老总。南昌起义时,陈赓作为贺老总部下的营长参加了起义,但他早期曾在周士第麾下担任职务。因此,陈赓也曾是周士第的部下。凭借卓越的战功,陈赓最终成为人民军队的开国大将,级别也超越了自己的曾上司周士第。 第五位是许光达大将。许光达在大革命时期曾在粤军第四军第75团炮兵营担任见习排长。南昌起义时,第75团与第73团合并组成第25师,周士第担任师长,许光达则担任75团的连长,成为周士第的部下。在解放战争时期,周士第担任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而许光达则成为第二兵团司令员,两人共同隶属于第一野战军,并在西北的解放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虽然在解放战争期间,周士第的军衔始终低于许光达,但在1952年授衔时,许光达被破格授予大将军衔,成为装甲兵司令员,而周士第则被授予上将军衔。由于许光达在多次重大战役中担任重要职务,且作为装甲兵司令员,他的级别得到了提升。总结来看,至少有两位大将和三位大将曾做过周士第的部下。这表明,周士第在大革命时期的地位确实非常高。若不是因为曾经有过离队的经历,周士第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军的开国元勋。然而,由于这个历史遗憾,周士第最终只被授予上将军衔,未能达到更高的军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