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亿台大关,这串数字背后,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 “单点突破” 迈向 “全域协同” 的历史性跨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 “设备互联” 为基石,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智能基因,推动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设备互联的规模化突破,重构了制造业的生产逻辑。过去,车间里的机床、机械臂等设备多处于 “信息孤岛” 状态,生产数据难以互通。如今,从长三角的汽车工厂到珠三角的电子车间,上亿台设备通过 5G、边缘计算技术接入平台,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某重型机械企业通过平台连接 8000 余台生产设备后,设备故障率下降 40%,生产效率提升 25%,这正是 “万物互联” 带来的实效。截至 2025 年三季度,全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较三年前增长 3 倍,覆盖 41 个国民经济大类。
。wa.zqijk.comsadsa
平台赋能更催生了转型新模式。在离散制造领域,“平台 + 智能工厂” 模式让柔性生产成为可能,某家电企业依托平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定制化订单交付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12 天;在流程工业领域,“数据 + 预测性维护” 体系成效显著,石化企业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将停机检修转为精准维保,年节省成本超千万元。中小企业更借此实现 “轻资产转型”,通过租赁平台算力与技术服务,以极低成本完成设备智能化升级,2024 年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渗透率较上年提升 18 个百分点。
亿台设备的连接,更是产业生态协同的起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打通研发、生产、供应链等全链条数据,推动 “制造 + 服务” 融合升级。未来,随着 AI 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平台将实现从 “数据采集” 到 “智能决策” 的跃升,让每台设备都成为智能生产网络的节点。
从一台机床的联网到亿级设备的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以连接之力,让制造业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