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两个仿人形机器人在擂台上挥拳相向,灵活闪躲;一旁的机械臂悬腕提笔,在宣纸上落下“万事如意”四个大字;另一侧,一款搭载情感识别系统的机器人正为体验者进行“问诊”……11月21日,2025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嘉年华现场,这些生动的场景正在上演。从工业车间走向生活场景的智能机器人,以极具观赏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2025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嘉年华现场
这场集产业研讨、技术展示、场景体验于一体的年度盛会,不仅让专业观众看到了前沿技术突破,更让普通市民真切感受到,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作为上海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宝山正以清晰的战略布局、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开放的创新生态,全力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宝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嘉年华启动
产业集聚:从“制造重镇”到“科创高地”
“宝山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集聚了近300家上下游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区1/4。”开幕式上,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在致辞中指出,宝山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已被纳入全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海电气高端智能装备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宝山多年来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深耕与积累。从发那科、安川等国际机器人巨头,到宇树科技、开普勒等本土创新企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宝山落地生根,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集成、从研发设计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宝山区十多年来,持续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作为区内重点支柱产业。”上海市经信委二级巡视员韩大东在发言中进一步强调,智能机器人不仅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方向。
战略布局:“一核两园”与平台赋能
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宝山构建了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以高新园为产业拓展区、以南大为科技策源区的“一核两园”产业空间格局。邓小冬在致辞中表示,这一布局旨在“打造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落地。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供应链平台上线
宝山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正式启动
在平台功能提升方面,宝山与上海大学、宇树科技三方共建了“上大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围绕机器人运动控制、具身智能、先进检测方法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当天,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供应链平台与宝山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中心正式上线启动。
邓小冬表示,这将进一步打通从关键零部件协同到智能本体制造的产业脉络,加速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迭代和应用落地。此外,宝山还先后推出“先投后股”“人才新政25条”“科创30条”2.0版等创新政策,设立首宝智业投资基金,精准支持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
场景驱动: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真正的创新来自真实的需求。”宝山区委常委、副区长肖刚在发布《宝山区高质量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时强调,宝山将在制造、文旅、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四大领域批量开放高质量应用场景,邀请全球企业将宝山作为“最佳试验场”。
在主旨论坛环节,三位行业专家从不同维度阐述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阐释了智能时代与机器人产业融合的核心逻辑,指出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在于“动态感知、智慧识别、自动反应”三大能力。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则聚焦“开源”与“标准”两大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开源生态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普及,而标准化将是下一阶段产业规模化的关键。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强调,“人形机器人真正落地,一定是在大小脑融合下的灵巧操作能力弥补现在工业协作机器人干不了的事情。”
当前,宝山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如长滩观光塔导览机器人、宝钢转炉车间巡检机器狗等。这些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真实数据与应用反馈,形成了“边试边改、越用越灵”的快速迭代闭环。”
未来展望:从“千亿集群”到“全球样本”
根据《宝山区高质量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肖刚指出,宝山的愿景是到2027年打造成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策源、成果转化和场景示范的样板区,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坚实的宝山力量。
《方案》提出“一港一园一基地”的立体化空间载体规划:南大人形机器人创新港作为研发训练的核心引擎、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及产业辐射区是产业化的坚实底盘、宝山高新区等应用基地是示范推广的广阔舞台。“一港一园一基地功能互补,联动发展,为企业提供从0到1再到N的全生命周期支持。”肖刚说。
“欢迎更多的机器人企业落户宝山、深耕宝山,共同做大做强宝山机器人产业。”邓小冬承诺,宝山将“尽最大努力为各类企业落户宝山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集聚更优质的创新要素”,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机器人及关键部件重点项目签约
上海中小企业集成制造赋能中心揭牌
随着供应链平台、数据采集中心、集成制造赋能中心等一系列功能性平台的落地,以及一批重点项目签约,宝山正以系统性的生态构建与场景开放,推动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科技”走向“产业现实”,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宝山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