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村民的窑洞顶被划为基本农田,执法部门还开出数十万元的罚款;某地5口鱼塘都属违法占地,但卫星只生成了其中一口的违法图斑,执法过程中也只对那一口进行了执法……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利用卫星技术手段,开展土地卫星遥感影像图片执法检查存在不精准之处,“卫星视角”盲区和误判还容易为局部整改、虚假整改提供空间。
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区域覆盖性强、监测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点的照片,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从而圈注出疑似违法用地形成的图斑,极大提升了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方面具有常规监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技术硬核,但也并非万能,问题图斑只是相关部门开展排查整治的“线索”,而非盖章认定、板上钉钉的“罚单”。今年年中,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在解读这一工作时就明确指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只能将卫片执法图斑作为发现违法行为的线索,所有违法问题必须经严格规范的调查取证后,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绝不能将卫片执法图斑直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规矩说得很明白,可为何到了一些地方走了样?从部分基层干部的讲述中,或能看出端倪。据报道,有多名乡镇干部表示,如果发现图斑有问题要想勘误,流程很复杂。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反映,并要核查且提供证据,以证明这块土地以前是何种性质,整个程序下来至少要90天。同时,如果在一定时限内,无法按卫星结果恢复土地性质,又会被上级问责。一来二去,最终只能将错就错、机械执法。
其中,有忽略实际的技术迷信。很多新技术、新应用确实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很多人也因此产生了这样的心态,依据某种技术划定的执行标准,是更具权威性的、创新性的。以此为据,就不会错;即便有错,谁也说不出什么。但技术终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过度迷信,一切以技术为准,简单化、一刀切,不仅可能误伤,还可能让整改流于形式。比如,某企业厂房多占了周边土地,被发现后,只拆除了违法占地上方的部分屋顶,露出地面,并在相应区域临时种上绿植,直言“只要从天上看到变绿了,应付了卫星就行”。
技术差错客观存在,而改错手续繁复,就可以将错就错、机械执法吗?土地使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马虎不得,任何借口也不能拿来当挡箭牌。如果核查发现确实是图斑存在技术差错,就应及时止损,而不是错上加错。当然,这也提醒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卫星监测的精准性,支撑更加科学的研判与监管;一方面要对勘误流程进行必要简化,降低基层治理人员的勘误成本。
说到底,一事当前,“人本意识”及实事求是原则万万不能丢。一切从实际出发,借技术提高效率的同时,不折损公平公正,这理应是技术时代社会治理的自觉。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晁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