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精神崇尚探索的勇气与纯粹的好奇心,鼓励突破边界、勇闯未知,将追寻本身视为目标,珍视“非共识奇思妙想”和“颠覆性创新”,由此形成了“飞鸟理念”——“B.I.R.D。”。即Bottom-up(自下而上突破传统研究)、Interdisciplinary(跨界融合多学科思维)、Radical(勇闯科研无人区)、Dynamic(以兴趣驱动主动探索),推动青年科研人才在思想碰撞与学科交叉中孕育新知。
在新技术迭代与“双一流”建设纵深推进的双重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突破科学前沿、培育创新人才的核心路径。河南工业大学依托202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下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3SJGLX164Y),以该项目课题组为核心实践力量,以河南工业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院为研究载体,以践行“飞鸟”精神为培养理念,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为关键抓手,通过理论创新、机制突破与实践探索,构建特色鲜明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锚定逻辑内核: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基石与研究支撑。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厘清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逻辑,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体制机制障碍。从知识生产转型的内生逻辑看,要求研究生具备跨领域知识整合与创新应用能力;从学科交叉融合的外生逻辑而言,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升级与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从科研范式发展的现实逻辑出发,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托多学科协同攻关,这就要求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培育”的转型。
构建改革框架: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四大核心突破方向。河南工业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院聚焦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痛点难点,从统筹管理、组织架构、课程体系、导师团队四个维度构建改革框架,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从“散点尝试”向“系统推进”转变。
统筹管理与组织机制。融合创新建立“校—院—平台”三级协同管理与组织运行体系。学校层面成立跨学科协调管理机构,负责交叉学科招生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培养过程监督等顶层设计工作;研究生院牵头制定质量监控与退出机制;院系与平台层面则针对交叉培养学生设计专属管理流程,涵盖学籍管理、学业考核、思政教育等环节。在组织架构上,整合复杂性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打造实体化交叉学科培养平台,以“打破学科边界、培育交叉创新人才”为使命,系统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
跨学科融合体系系统构建。构建完整的跨学科融合培养体系。通过“双聘制”“联合聘任制”吸纳不同学科领域优秀导师,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建立交叉学科导师培训与交流机制,定期组织跨学科人才培养研讨会;完善导师评价与激励机制,将交叉培养成效纳入导师考核核心指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打破单一学科课程壁垒;科学规划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避免“拼盘式”课程组合;鼓励跨学科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共同研发具有学科平衡性和整体性的交叉学科课程。
跨学科资源平台全面建设。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跨学科资源平台体系。建设医工融合创新中心、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心等实体科研平台;打造“飞鸟夏令营”“飞鸟论坛”“飞鸟创新实验班”等品牌学术活动平台,其中“飞鸟创新实验班”采用“跨学科课程体系+科研导师制+项目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提前参与科研实践;“飞鸟论坛”邀请姚期智、黄璐琦等顶尖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让研究生直观感受交叉学科的应用价值;通过这些平台的协同运作,构建完整的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与科研训练生态系统。
培养过程管理与激励机制完善。强化培养全过程管理与激励。建立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实施周报制度,由导师组定期评议并及时反馈;设立研究生科研奖励办法,对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得专利、参与重大项目的研究生给予相应奖励;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过程表现与成果产出相结合,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主动性和创新活力。
彰显培养成效: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成果与影响力。课题组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研究生成果紧扣“AI+大营养、大健康”等核心方向,学术质量与方向聚焦度双优。目前,发表中国科学院二区及以上论文的学生占比达53.3%,覆盖数学中医学、中医康养装备、药食同源检测等研究方向,真正实现“全员参与科研、各方向成果开花”的良好态势;生源质量方面,2025年“飞鸟创新实验班”报名竞争比达13:1,充分体现本科生对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2025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吸引全国50余所高校2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30%的学生明确表达进一步深造的意向,生源质量与品牌影响力均实现大幅度提升。
河南工业大学将继续以“双一流”创建为引领,深化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中国教师报》2025年11月19日第7版
作者:万 淼 李 鹏 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