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常州经开区遥观镇钱家工业园的御马精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定转子铁芯智能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运作。经冲压机床精准落料、叠压,一片片泛着金属光泽的定转子铁芯正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这条投产仅1年的生产线,承载着御马精密对追赶人形机器人“风口”的最深期待。
御马精密生产车间(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站在生产线前,销售总监马春旺随手拿起一件铁芯介绍着,“硅钢片层层堆叠组成定转子铁芯。别小看这小小的铁芯,它可是电机‘核心骨架’,承担着导磁的关键作用,直接决定着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性能。”马春旺指尖捏着微型铁芯说道,“一片硅钢片的厚度只有0.2毫米,要把这么多薄片精准叠成一个环形铁芯,精度要求非常高——整体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对构成产品的模具零部件提出了更为严苛的加工要求,精度须达到±0.001毫米,这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十分之一。”
企业产品(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对于御马精密来说,“追新”并非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主业的又一次“挖井”式创新。
御马精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小型电机定转子铁芯及模具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此前,我们九成业务还集中在工业控制领域、汽车领域。但今年春晚宇树机器人的爆火,让我们意识到,风向变了。”马春旺说,“恰好前年年底,企业投入3亿元建成新厂区,同时进一步引进了高精度冲压先进设备,实现了自黏性硅钢片在微型铁芯领域的创新,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就像提前备好灶台、磨好利刃的厨师,只待优质食材下锅。”
转型的底气,还来自一项关键技术突破——粘胶技术。“你注意到没有?机器人大赛中,有的机器人在跑步时,旁边会有人用喷壶喷水降温。这是因为传统铁芯多采用卡扣等机械方式固定,运行时容易产生振动和气隙,导致发热和噪声。我们的新技术,如同用特制胶水将这些薄片黏合为一个坚固的整体,能将电机温升降低10%以上。”马春旺说,新技术本质上是对传统叠铆工艺的全新升级。
“为了让更多客户‘带着想法来,拿着成品走’,我们还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与高效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工艺前置、协同研发等关键路径,大大降低客户的研发成本、开发周期相比同行缩短了50%,让更多的高端设计方案有办法实现、落地、量产,进一步推进人形机器人电机行业向着超高功率密度、高控制精度、低温升、轻量化、低噪音的方向发展。”马春旺说,目前,企业还打通了覆盖注塑、绕线、焊接等关键环节的完整电机打样线与试制线,进一步保证制造的精度和生产效率。
目前,御马精密已和20多个机器人项目达成合作。面向未来,企业立下目标:到2027年底铁芯产能突破100万套。小小的“中国芯”,正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来源: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