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速公路遇上“会飞的智能管家”,安全与畅通有了更智慧的守护!在佛开高速,2台搭载“黑科技”的无人机正24小时待命——它们能翻越边坡查隐患,能穿越车流找堵点,还能夜间“亮灯喊话”护平安。这就是佛开高速路网运行与应急指挥中心打造的“空地一体”监测系统,让您的每一段路程都更安心!
传统监控有盲区?无人机来“补位”
您是否注意过,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下方、边坡隐蔽处、施工围挡背后,这些“监控死角”容易成为安全隐患的“隐秘角落”?传统固定摄像头受地形、建筑遮挡限制,难以实现全覆盖,而人工巡查又面临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
无人机+AI算法,可瞬间捕捉路肩异常停车
佛开有解决方案!2台智能无人机“上岗”后,像“灵活的巡逻兵”般轻松穿梭于复杂地形——立交匝道的转弯盲区、收费站出入口的车流节点、桥梁边坡的隐蔽位置,都是它们的“重点巡查区”。通过预设航线自动巡航,搭配AI智能识别算法,能精准捕捉行人闯入、车辆违停、抛洒物掉落等危险行为,将隐患发现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大雁山无人机航线规划图
目前大雁山、共和路段的无人机已实现“无人看守、自动巡逻”,就像给高速公路装上了“移动天眼”,让每一处细节都尽收眼底。
突发状况怎么办?无人机当“空中哨兵”
节假日车流高峰时,某个匝道突然拥堵;夜间突发事故,现场情况难以判断……这些传统监控难以快速响应的场景,如今有了“新帮手”。
实时全景+精准调度:遇到大流量或突发事件,无人机可“秒级起飞”,通过高空视角实时回传全景画面,帮助路网中心快速锁定拥堵源头、分析车流动态,为分流疏导、救援调度提供“第一手情报”。
共和段无人机热成像功能拍摄
昼夜无休+双重警示:更厉害的是,无人机搭载热成像技术,夜间或雨雾天气也能清晰“看”清现场;配合机身爆闪灯和语音广播,既能对违法停车、危险行驶的车辆“亮灯提醒”,又能通过语音广播引导司乘避险,真正成为应急指挥的“空中哨兵”。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处置突发车流异常,使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司乘通行体验更顺畅。
巡查效率大提升?“无人值守”更智能
过去巡查靠人力,耗时耗力还可能遗漏;现在,佛开高速的无人机系统实现了“一键智控”——在监控大厅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远程完成“起飞-航线规划-安全监测-数据回传”全流程操作。
一键启动,无人机直冲云霄
无人机支持自动起降、自动充电、自动回传数据,还能智能识别路面破损、设施异常、交通拥堵等问题,构建起“空中侦察+地面处置”的协同模式。效果看得见: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标准化程度,让巡查工作从“人海战术”转向“精准智能”,业务协同效率显著提高。
成效初显,未来更可期
自投用以来,这2台无人机已累计执行自动巡飞任务1239次,总巡航里程突破7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1/5圈),成为传统人工巡查的“最佳拍档”。
未来,路网中心将持续深化航线规划、数据融合与业务联动,推动无人机系统从“航拍记录”向“智能处置”全面升级,致力于为公众打造更加安全、畅通、舒适、智慧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