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19日讯 2024年7月8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新院”)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中新合作背景下首个落地起步区的合作成果。成立一年多来,中新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及国际交流合作4大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正成为新加坡技术成果、创新理念和团队引进来,国内人才培养走出去的双向沟通桥梁。
强强联合打造
绿色出行科技结出成果
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参照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模式,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简称“NTU”)、山东大学与济南起步区管委会三方强强联合打造,成为继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之后,中国北方首个、全国第二个中新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研究院定位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对新加坡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合作平台。在科研层面,研究院重点聚焦可持续健康与老龄化科技、智慧农业与水膜科技、绿色金融与绿色出行科技、绿色能源与氢能科技、智慧医疗与医疗机器人、智慧教育与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制造与数字孪生科技七大前沿研究领域。
前沿科研是人才和技术引进的源头活水。中新院研究生教育部部长、南洋理工大学资深研究科学家林军博士介绍,目前七大研究领域中,可持续健康与老龄化科技、智慧农业与水膜科技、绿色出行科技、智慧教育与教育数字化等领域进展较快,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11月17日,记者在中新院一楼大厅看到,数位科研人员正围绕着一台蔚来ET7电动汽车进行科研开发工作。据介绍,这是蔚来汽车与研究院合作进行的车内环境智慧化改造项目,属于研究院在绿色出行科技领域结出的初步成果。
此外,研究院在老龄化科技领域也初步进展。“南洋理工大学是全球最早两个搭建基于养老科技的研究中心的高校之一,在智慧康养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成果积淀。”林军介绍,研究院计划将老龄化科技领域技术成果投入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试点。
首创特色培养体系
已完成近百位博士申请人面试
依托南洋理工大学在老龄化智能科技领域的科研积淀和山东大学优质的人才和医疗资源,中新院积极推动两校通过医工交叉学科人才交流带动精英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根据三方合作协议与研究院发展规划,中新院计划在五年内培养255名高层次硕博人才。
研究院首创“中新院员工-NTU学生”双元一体培养体系,实现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目前已完成全球近百位博士申请人面试,12人已入学NTU,并吸引了17名NTU的研究员及硕博士来济开展科研工作,为区域储备了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我们首批招收的博士生,有很多是山东人,有意向通过中新院的平台回到山东,建设家乡。”林军说。由此可见,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含有为起步区、为济南招引人才之意。
无论是前沿科研还是人才培养与引进,最终都希望能够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中新院通过打造“森蓝港Moonshots”绿色科技元宇宙成果发布空间,邀请来自全球绿色科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科技企业到起步区开展技术路演,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搭建起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为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自“森蓝港Moonshots”启动以来已经累计举办了7场发布会,吸引了包括DataCloud、广智微芯等新加坡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布20余项创新技术。
接下来,中新院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在起步区转移孵化,举办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森蓝港Moonshots”发布空间功能,为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人才、科技、产业新动能。(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