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晚睡前,看了一个余华老师的小访谈。
访谈主题是:笔下的人物中,最心疼谁。
聊到《活着》的主角福贵时,余华老师一脸笃定地说:“福贵很幸福。”
初听有些意外,但细想之下,似乎也能理解。
与其他悲剧色彩更加浓厚的角色相比,福贵或许是“幸福”的。
至少,他真的经历过锦衣玉食的少爷生活,起起落落的人生最后,也还有一头通人性的老黄牛相伴。
纵观他的人生,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典型。
在亲人苦口婆心的劝诫之下,他依旧在赌桌上光了家产,从此走向悲凉。
人有时候还是要听点劝的。
今早有位茶友来问村姑陈,保温杯泡茶怎么才好喝。
我当即便劝他,最好别用保温杯长时间焖泡茶叶,既不好喝,也不健康。
但茶友依旧坚持,说这样泡茶最方便。
眼看劝不住,只能给茶友提供四点建议,做到这四点,保温杯泡茶也能喝得相对健康。
《2》
建议一:选择合适的茶叶。
用保温杯泡茶,本质上就是焖泡。
茶叶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内质会不受控制地浸出。
因此,要尽量选择苦涩物质含量更少的茶。
六大茶类中,老白茶、黑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3年以上的老白茶,刺激性较强的物质,例如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已经很低了。
茶味甜润,即便用保温杯焖泡,也不容易泡出苦涩味。
而且,如今各个省份都已降温,多喝温热的老白茶,身体也会更温暖舒服。
用保温杯泡茶,尤其要注意避开绿茶、黄茶以及新白茶这些风味偏鲜爽的茶类。
它们的内质更活跃,用保温杯一泡就苦,根本不能喝。
《3》
建议二:减少投茶量。
用盖碗泡茶时,我们可以通过茶水分离来控制茶汤浓度,保证每一冲茶汤都香清甘活。
但保温杯就做不到这一点,茶叶只能长时间泡在水中,源源不断地释放茶味物质。
因此,减少投茶量,是防止茶汤过于浓苦的不二法门。
常见的400-500毫升的保温杯,投茶2.5克完全足够了。
拿不准的茶友,可以用克秤称一下。
手边没有克秤的,就用手指捏一小撮干茶,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
投茶量过多,再好的茶也会被泡得浓苦不堪,给身体带来很大负担。
村姑陈平时用玻璃杯泡茶、煮茶,喝的都是2022荒野老枝饼干茶。
荒野老白茶压成的饼干茶,每包独立包装都是2.5克,用保温杯泡也正好一次一包,不用称茶,非常方便,推荐给各位茶友。
《4》
建议三:控制闷泡时间。
时间,对任何冲泡方式来说都很关键。
泡茶出汤要快、煮茶要及时关火,同样的,用保温杯泡茶也不建议长时间焖泡。
很多茶友用保温杯泡茶,都习惯早上泡上一杯,直到下午才喝,连续几个小时的闷泡,早已让茶汤变得又浓又苦。
茶味是更“浓厚”了,但刺激性也变大了。
用保温杯泡茶,依旧推荐茶友们现泡现喝。
注入沸水后,就把盖子敞开,等上十几分钟,把茶汤晾到适口的温度直接喝,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喝完。
长时间的闷泡,不仅会让清鲜的茶香变得沉闷,更会迫使茶叶中的刺激性物质过量析出,喝多了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失眠等症状。
如果要用保温杯带茶出门,没有条件及时喝完,那也有好办法。
茶友们可以先用盖碗泡出茶汤,再将茶汤倒入保温杯中。
如此,既避免了茶叶久焖变味,也能随时喝到热茶。
《5》
建议四:注意保温杯的清洁。
保温杯的清洁,看似事小,却直接关系到茶味和健康。
保温杯的杯口缝隙很多,如果清洁不到位,极易成为茶垢和细菌滋生的温床。
所以,每次用保温杯泡茶前后,都必须对杯具进行彻底的清洁。
泡完茶之后,最好用杯刷仔细地将杯壁刷洗一遍,尤其是杯口的螺纹、硅胶套、以及各处缝隙。
清洁后,再敞着杯口将保温杯晾干,确保没有异味残留。
杯具清洁不到位,不仅会影响下一次冲泡的茶味,更会危害茶友们的身体健康。
《6》
保温杯确实方便好用,尤其在冬天,村姑陈的保温杯也不离手,但不会用来泡茶。
坚持要用保温杯泡茶的茶友,为了健康考虑,还是要多注意上面四点细节。
小小的改变,却能泡出更清醇、更健康的茶。
如果要追求更进一步的茶味表现,依旧建议茶友们用盖碗冲泡,或者煮茶。
保温杯泡茶,还是能不用就不用。
否则,稍不注意,就会泡出一杯又浓又苦的茶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