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往往始于一个具体生产环节的革新。在广饶,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通过引入全国首套 5G+AI 轮胎质检系统,实现了从依赖 “人眼” 到依靠 “算法” 的跨越,不仅让检测效率倍增,更精准攻克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品质管控难题。
眼下,在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的质检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利用 5G+AI 智能质检系统对轮胎进行数据采集。但在以前,为轮胎 “体检”,曾是一个高度依赖人眼与经验的环节。工人们需要俯身仔细检视,在复杂光线下辨识细微的裂纹、异物等瑕疵,难免出现误判与漏检。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华盛 IT 服务科科长张志超表示:“以前就是全部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检测的误判率也比较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为突破这一瓶颈,企业联合山东移动共同研发并上线了全国首个 5G+AI 轮胎质检系统。这套系统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 5G 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与 AI 算法的强大识别能力,构建了一套全新的质量检测模式。张志超介绍:“主要是用大模型的知识库里面的这种对应的瑕疵,来弥补人工检测的漏洞,颠覆了之前传统行业的检测模式。”
在实际运行中,高精度工业相机首先采集轮胎表面图像,这些数据通过 5G 网络实时传输至云端,由 AI 模型进行精准分析。系统能够识别包括裂纹、创伤、异物等数十种缺陷类型,并自动完成质量判级。张志超补充道:“相当于给每台 x 光机配备了一套智能的检测模式,7 X 24 小时通过不间断的这种检测模式,提高了我们质检的效率。”
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单条轮胎的检测时间从 8 秒缩短至 4 秒;轮胎的综合质检时长由 40 分钟大幅缩减至 10 分钟;产线质检人员配置也从 6 人优化至 2 人,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约一千万元。张志超说:“通过构建这个智能缺陷知识库,我们系统可以自动标注缺陷类型,并生成整改建议,实现数据存储、分析和共享,便于质量追溯和工艺改进。”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技术提供方山东移动针对轮胎行业型号繁杂、工艺差异大等特点,进行的专项技术攻坚。东营移动广饶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振华表示:“针对不同轮胎型号、尺寸材料和工艺差异大,我们创新建立了动态数据库,训练 AI 模型识别不同轮胎型号、表面缺陷的能力,实现各型号轮胎的自动检测,突破行业长期存在的表面缺陷检测精度瓶颈。”
作为国内首个将 5G+AI 技术同橡胶轮胎企业质量检测深度融合的应用探索,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轮胎行业检测的质效,更为整个轮胎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记者:于文静 张子文
编辑:王春融
编审: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