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机器人在车间内精准穿梭,将各类物料稳稳送达生产线指定点位;工业机器人化身“全能工匠”,灵活的机械臂在流水线上伸展、旋转,完成一道道精密加工工序;而智能控制系统则如同工厂的“神经中枢”,实时调度生产流程、监控设备状态、优化资源配置……如今,越来越多的长春工业企业正以“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新引擎”,在生产车间掀起一场“效率革命”,让生产更“高效”,让制造更“聪明”,让发展更“高质量”。
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改数转”被誉为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长春市高质量抓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任务落实,目前已完成四批共171户试点企业奖补,计划完成第五批试点企业奖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建设43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上云用云中小企业达到104家,打造“小快轻准”产品及解决方案85个。在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30个试点城市的中期绩效评价综合考核中,长春市排名第5位,成效显著。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长春市积极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全力争取省级“智改数转”政策支持,累计获取省级资金4.27亿元,全省占比65%以上。
企业实践是转型成效的有力印证。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由传统制造向敏捷、融合、自驱的数字化制造企业转变。
长春富晟李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得益于研发创新和生产运营的数字化赋能,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套座椅下线。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为更多中小企业开展“智改数转”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来源:长春市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