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上午,曲靖师范学院校内物电实验室里暖意融融、笑声阵阵,曲靖市科技馆携手曲靖师范学院共同开展“去高校学科学”第二讲——“看得见的声音”科普讲座。50名学生及家长怀揣对科学的好奇齐聚一堂,在高校实验室里开启了一场探索声音奥秘的奇妙旅程。
活动伊始,一位造型可爱的机器人向导率先登场,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科学世界!”机器人用稚嫩的声音热情打招呼,随后带领大家有序来到本次活动的实验展品前,一边移动一边讲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现场氛围迅速活跃起来,孩子们紧紧跟着机器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本次讲座的核心环节由曲靖师范学院工学博士钱震老师主讲。钱老师长期致力于新型光电功能晶体的合成、生长及性能表征研究,他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科学讲解。今天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把倒置的吉他,它的外形和我们弹奏的吉他没什么两样,但是它高悬倒置于空中,并且有三根长长的琴弦从琴尾延伸至地面。“大家注意看,转动琴弦后面的滚轮,再轻轻拨动琴弦,会有什么发现?”在钱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小朋友们理解了什么是“振幅”。随后,孩子们轮流上手操作,当琴弦被拨动时,原本看不见的振动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力度越大,琴弦呈现的波段起伏越明显,奇妙的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
随后,钱老师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小装置——一个蒙着胶皮的纸杯,杯口固定着一支激光笔。“谁愿意来试试对着纸杯说话?”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位小朋友对着纸杯大声喊出“你好”,墙面的激光束瞬间随之舞动,呈现出不规则的光斑形状;当另一位小朋友轻声说话时,光斑则变得柔和缓慢。“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振动会带动胶皮振动,进而让激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钱老师的讲解让家长和孩子们恍然大悟。
活动最后进入提问抢答环节,钱老师围绕“振幅越大,音量会怎么样?”“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等五个问题展开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现场掌声不断。
此次活动将高校优质科研资源与科普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激发了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下一步,曲靖市科技馆将继续开展“去高校学科学”系列活动,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科学、爱上科学。
通讯员:丁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