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前后端各搭载
一枚高清摄像头的智能胶囊,
即将开启它在人体小肠内
“无死角探索”的全新旅程。
近日,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双摄像头高清小肠胶囊内窥镜系统CC100,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并正式上市。
▲首款获NMPA认证双摄像头小肠胶囊内镜。金山科技供图
这不仅是中国首款获批的“双摄”小肠胶囊内镜,更意味着在消化疾病诊断这一细分领域,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实现了从“看得见”到“看得全、看得准”的重要跨越,为国产医疗器械创新树立新标杆。
小肠作为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蜿蜒曲折且位置深,传统检查依赖插管内镜,不仅操作复杂,还存在患者耐受度低、视野盲区等痛点。想象一下,一枚单镜头的胶囊内镜在小肠里蜿蜒前行,难免会错过一些角落。
金山科技研发负责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此次创新的核心:“这就好比一个探险家,从前只带了一只手电筒,在黑暗的洞穴里难免有照不到的阴影。而现在,我们给了他两盏强光灯,一前一后,实现了无死角照明。”
CC100配备的双摄像头,正是通过这种“双向视野”的互补,记录相互印证,精准捕捉因胶囊抖动、旋转而产生的视觉盲区,从而获取到更多小肠病变细节,让潜在的病变无处遁形。这种双摄布局,彻底解决了单镜头胶囊“顾前不顾后”的视野局限,大幅提升了小肠黏膜病变的检出率。
除了“火眼金睛”,
这款智能胶囊还拥有一个“超强大脑”,
其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支撑。
临床研究显示,传统方法下,医生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来仔细审阅一次检查产生的数万张图像,工作负荷巨大。而引入AI辅助阅片后,这一过程被惊人地缩短至平均5.4分钟,效率提升89.3%。“这不仅是节省时间,更是将医生从海量图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更专注于关键病灶的判断,大幅从根本上提升了诊断的精准度。”上述金山科技研发负责人表示。
▲金山胶囊内镜AI辅助阅片软件。杨青 摄
性能上,CC100同样展现出了“硬核”实力:具备0~50mm的超级景深和172°超大视场角,确保了在任何姿态下都能获取清晰的腔内图像。其360×360的高分辨率和每秒高达35张的拍照频率,提供了超越视频级别的高清画质,为医生诊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影像信息。
▲金山科技胶囊内镜生产线(资料图)。尹宏炜 摄
一颗小胶囊,
折射出重庆智造的大能量。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金山科技的此次突破并非偶然。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以年营收10%以上的高强度投入研发,致力于国产替代,不遗余力推动“重庆智造”领跑全球,成功实施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截至目前,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等奖项,其胶囊内镜、胶囊机器人等数十项国际领先的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超100个国家。
“双摄胶囊内镜的上市,是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替代的重要一步。”金山科技董事长王金山表示,未来企业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医疗机器人融合领域,与全球医疗机构共建智慧医疗实验室,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推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向“精准化、智能化、微创化”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编辑:刘溪涵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