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全力押注OpenAI可能是对的,但清仓英伟达可能是错的。
作者:李捷(抱朴财经评论员)
软银在最新财报中披露“清仓英伟达”,换来58.3亿美元的资金。昨天,英伟达跌了2.96%。软银还卖了另外一家公司的股票,价值91.7亿美元。
软银拿了这笔钱去干啥?全面押注OpenAI。从投资上来说,我也看好OpenAI,看好人工智能。
不过,我们可以讨论多个问题,软银的投资眼光真的很厉害吗?当然比普通人厉害,但是站在它那个级别的投资公司中,它的投资能力一般,起伏太大,经常看错。
软银最成功的投资是投资阿里巴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孙正义仅用了6分钟就决定向迷茫中的马云投资2000万美元,后又追加投资,总金额达8000万美元。这笔投资最终为软银带来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回报。虽然经历了多轮减持,截至2025年3月31日,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市值还有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 。
孙正义投资雅虎也是经典一战。1995年,软银向名不见经传的公司雅虎投资200万美元,并在此后持续加码。他坚信互联网门户的价值,并推动了雅虎日本的成立和巨大成功。这笔投资获得了超过数百倍的回报,成为风险投资史上的经典案例。
但和巴菲特这样的高手相比,孙正义的投资还差点火候,除了阿里巴巴和雅虎,真正称得上超级利润、超级成功的案例就很少了,失败的案例很多。
软银于2017年成立了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一期。
策略是以“规模”取胜,向其认定的赛道龙头公司注入远超其需要的巨额资金,旨在通过“饱和攻击”快速结束竞争,催生垄断性巨头。
确实也催熟了AI、共享经济、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投资了包括ARM、WeWork、滴滴出行等众多明星公司。
但WeWork的IPO失败和估值崩塌,让愿景基金和软银的形象从“先知”变成了“疯狂赌徒”,暴露了其治理、估值和退出策略上的巨大问题。
▲软银愿景基金投资收益
孙正义曾斥资2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某通讯运营商,但运营状况不佳,持续亏损,为此他不得不频繁输血,甚至出售了部分的阿里巴巴股份来弥补亏损。
在1994年,孙正义以9.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金士顿公司,两年后,孙正义就因改变自己的战略而将这家经营良好的公司以4.5亿美元的价格售回原创始人,相当于把5亿美元丢到海里去了。
软银在过去20年里通过投资赚取了1750亿美元的收益,其中阿里巴巴就贡献了超过1300亿美元。如果不是阿里巴巴的出色表现,孙正义或许会被贴上“全球最失败投资人”的标签。
在英伟达身上,孙正义也曾犯错。
在2024年6月的软银集团股东大会上,创始人孙正义说,“我很后悔卖掉英伟达股票”。就在他说这句话前两天,英伟达市值一度超过微软,登顶全球市值第一大股票。如果软银没有选择在2019年出售,它持有的英伟达股票市值将超过数千亿美元。
这一次,软银清仓了英伟达,市场反应强烈,主要还是和人工智能泡沫论发生了共振。我也认为有泡沫,但我的看法是英伟达的泡沫不多,产品供不应求,孙正义全力押注OpenAI可能是对的,但清仓英伟达可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