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成果亮相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校方供图(下同)
9月22日至25号,以共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为主题的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团队的润滑油超滤节能设备、船舶碳管理系统、物流分拣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城市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新型内置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长三角内河中小型码头综合智能化运营平台研究与应用示范、JS500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等7个成果亮相展览会。
其中,“润滑油超滤节能设备”由上海海事大学与宁波环洁超滤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联合研发,对润滑油进行深层次吸附式过滤,最小捕捉粒径达0.5微米。超滤滤芯使润滑油通过层层滤纸之间,利用不溶物颗粒不规则的布朗运动,使其吸附在滤纸表面。相同体积的超滤滤芯比传统滤芯有效过滤面积大100倍以上,最小捕捉粒径达0.5微米;超滤滤芯材质为多孔材料,可吸附少量水分,对含水量1000ppm以下的润滑油有较好的除水效果。
“新型内置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由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吴卫民教授团队研发,是将摆式波浪发电装置安装于浮标内部舱室底板上,在波浪的冲击下,波浪发电装置与浮标一起随波浪摇摆而倾斜。在重力的作用下核心发电单元沿导轨滑动,通过磁力丝杆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供浮标的用电设备使用。目前,在实验室设计制造并测试了装置样机,并设计了针对内置直驱式波浪发电装置的主动运动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核心发电单元的重量被提升到90公斤,能够稳定输出的平均功率约为7.8瓦,重力势能转换到电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为31.2%。
展览会上,上海海事大学与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