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郊区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数字技改为抓手,推动辖区企业从“制造车间”向“智慧工厂”转型,助力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铜陵孚悦科技有限公司,半自动划组装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批完成优化升级新能源电池铝外壳及盖板产品正加速赶制。据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鲍启兵介绍,为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产品安全性的严苛要求,企业果断推进技改升级。如今,生产线日产量从人工时代的15万套增加到现在的半自动化日生产25万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对原材料研发优化,提升了产品性能,精准匹配了客户的高标准需求。“现在产品的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已经达到了800万元,全年的产值预计能达到1.2亿左右。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鲍启兵说道。
自主研发是企业“破圈”的关键。在安徽鸿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室,研发团队正忙着对DP80抗干扰视频传输件进行最终测试。“我们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的1月份了,节前订单已经排满了。我们2023年的产值在3800万左右,2024年的产值4900万,2025年的产值预计突破6000万。”公司负责人曹昊表示。
安徽鸿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汪远摄
该企业自2023年投产以来,能保持年产值的不断增长离不开产品线的研发升级。公司始终将研发投入与产值保持同步增长,通过市场调研捕捉客户痛点,联合高校专家组建研发团队攻关。“在研发过程当中也有一些痛点难点我们解决不掉,郊区经开区及时牵线搭桥,帮助我们跟吉林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对痛点进行研发跟模拟,最终解决了一些难题。现在新产品已经在测试当中,最终会根据客户的体验进行定案和产品的量产,预计新产品在今年的12月底交付客户,投入生产使用。”曹昊介绍。
长期以来,郊区始终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产业转型升级、科创平台搭建、科技人才汇聚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为企业创新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保障,区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现有高新技术企业 4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54 家。2024年全区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000余万元,助力于企业研发能力提升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下一步,郊区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科技动能。”郊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毅表示。(汪远 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