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近代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
邹承鲁一生恪守“努力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科学家精神。青年时期,他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赴印缅战场,报效国家。留英学成后,他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拉开新中国酶学研究事业的序幕。他带领团队完成胰岛素A、B链拆合的关键工作,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奠定基础;他建立的“邹氏公式”和酶活性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生物化学的重要里程碑。
邹承鲁始终务实严谨、刚正不阿。面对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他公开揭露论文造假、学术浮夸等乱象,并指出科学不端“七宗罪”。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坚决抵制“搭车署名”,从未因经济利益在任何机构兼职挂名。晚年仍持续发声,用真话捍卫科学净土。为了科研事业的发展,他将20万元奖金捐出,设立生化学会奖励基金,助力后辈科研人员开展研究。
2020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325812号小行星命名为“邹承鲁星”。这既是对他科学贡献的认可,也是对他一生清廉如水、求真务实精神的永恒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