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你游戏帧数、剪视频效率的最大短板,居然是硬盘不够快?!
时至今日,固态硬盘已经成为了个人电脑的标配,接口协议更是一路从SATA Ⅲ、PCIe 3.0一路升级到PCIe 4.0,连续读写速度也飙升十倍不止。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家可能还在使用多年前的老旧硬盘。虽然日常体验差距不大,但一遇到拷贝大量文件、大型游戏读图、批量修改图片和视频时,速度上的差距就明显影响体验了。
这时,一款性能足够优秀、寿命足够稳定的固态硬盘,就成为了不少人的刚需。
最近,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紫光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紫光闪芯推出了全新的「紫光闪存(UNIS Flash Memory)」品牌,主要产品就是基于闪存介质的创新型固态硬盘及闪存产品,并在5月底一口气发布8款新品,涵盖面向数据中心、面向个人电脑市场及零售移动市场、面向工业级市场四大领域,重新定义主流SSD规格。
我这次刚好拿到了紫光闪存面向个人电脑市场的旗舰级产品——UNIS SSD S2 Ultra系列的1TB版本,现在就让我们看看紫光闪存的处女作,成绩究竟如何?
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的外包装采用了行业通用的纸壳盒,而塑料内壳也给到了足够的缓冲击空间,简约又足够实用。并且,它还随盘附赠了一枚厚度1mm的石墨烯散热贴,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不会因为更换散热马甲影响产品保修,非常人性化。如果你的主机不自带散热护甲之类的,这个很有用,特别是在笔记本内加装固态的时候,空间狭小,用它更好。
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选择了M.2 2280规格和纯黑PCB设计,虽然实际性能相比传统的蓝色和绿色PCB没有明显区别,但颜值明显要高出不少,诚意更足;
此外黑色PCB的维修难度也要略高于常规颜色,侧面提高了维修门槛,降低了消费者买到“翻新盘”“返修盘”的风险。
放大看细节,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的PCB上排布了四颗3D TLC闪存颗粒,而且主控区域堆料堆得满满当当,贴片也相当工整。而另一面则没有设计任何凸出元器件,对笔记本电脑等空间有限的设备更加友好。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枚固态硬盘的做工和设计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就算品控再好,性能才是衡量固态硬盘的第一标准。紫光闪芯在发布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时,标注1TB版本的最高读写速度分别是6300MB/s和5200MB/s,随机读写分别是900K IOPS和1000K IOPS。这个速度在主流的消费级固态阵营里,妥妥的第一梯队。
话不多说,先来跑个分。
在CrystalDiskInfo中可以看到这枚固态硬盘的主要参数,通过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不仅跑出了预期的成绩,甚至还有小小的“反向虚标”,实测连续读写都比标称值高了一点点。
为了排除缓存因素,我们将读写量从1GB换到8GB,再测一遍:
不仅读写没降,反而成绩还更好了点儿!看来它配备的HMB智能缓存是有点东西的,并且整体发热控制也相当不错。
此外,我还顺手跑了下测试软件AS SSD,出乎意料的是读取成绩下滑较多,甚至比写入还低。
测试中出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1GB读写量太少不够跑,换到3GB再试试:
嘿,这回就正常了。
由于不同测试软件的连续读写速度统计方式不同,像AS SSD就偏向保守,测得结果往往会比真实的峰值速率低20%,换算后也能证明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的性能绝对称得上足斤足两。
在实际使用中,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带给我的体验也十分舒适。相比我以前使用的PCIe 3.0×2固态硬盘,它成功帮我成倍缩减了玩原神和吃鸡时的读图时间,在运行Ligthroom、Premiere Pro这些生产力软件时,也补上了读写方面的短板。
寿命方面,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搭载原厂3D TLC颗粒,标称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高达 150 万小时,1TB版本的读写寿命高达600TBW,在同级别颗粒中属于先进水平。
总的来说,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作为紫光闪存进入消费级市场的第一份答卷,成绩是令人惊喜的,无论是遥遥领先且毫无虚标的读写性能,还是诚意满满的设计和做工,都让它成为了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在618期间升级下硬盘,或者想配台新电脑,那么紫光闪存UNIS SSD S2 Ultra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