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了推动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承办,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西湖大学、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欧洲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人工智能讲席教授金耀初发布“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创新成果”。
欧洲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人工智能讲席教授金耀初发布成果。
全文如下:
接下来有一个成果的发布,这个主要是西湖大学人工智能系近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大模型驱动、强化学习和其他学习的机制。
具身系统有几类,无人具身系统、人形机器人具身系统,西湖大学具身智能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两块,具身系统有感知层、决策层、控制层,传统的方法都是预先编程的,传统的也有机器人系统,现在我们在大模型的辅助下,就可以做到更加自主地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
这个新技术也是几方面:一是无人机方面,多个无人机精细的合作,无人机范围比较广,能够快速移动,但是空中作业就是非常挑战的事情,西湖大学最近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多台无人机在非常近距离的情况下进行精细的操作。这是无人机方面的视频,我们最近已经发在《Nature》杂志上,这是在国内多旋翼无人机领域第一次发在《Nature》上。主要就是具身系统和无人机系统相结合,克服了多无人机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多台无人机近距离的合作,而且要做精细的操作,不是以往只是飞行、监控的任务,这样就为多无人机真正赋能低空经济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大家最近在网上或许也看到王东林老师提出了如影随形系统,就是人做任何动作,这个机器人可以随时跟他做一样的动作。这背后当然是大模型和强化学习支持的系统,这个大模型也是世界上首次通用动作生成的大模型,能够非常快、非常及时地学习人不同的动作。
三是类脑方面,我们把脉冲神经网络加入类脑思想,能够完成多种柔性的,比较丝滑地完成多种不同的操作任务。
最后讲一下愿景,今天的论坛跟未来的产业有关系,我们希望西湖大学人工智能系在具身智能,特别是多个无人机合作系统,以及人形机器人操作、运动方面的突破性的研究能够赋能未来的产业,包括巡视、精准农业等等,比如说电力巡检有很多可能应用的场景。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在公域里面,现在我们跟电网在合作,已经在开展收集数据、训练等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期待未来能够真正用于实际的应用。同时我们也在人形机器人以及移动机器人,包括控制大模型和本体方面发力,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能够有比较大的影响,成为人形机器人或具身智能方面有影响的企业。
我今天的发布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