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加速从"制造"向"智造"迈进。海澜智慧服饰体系HIC,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起数据驱动、柔性响应的现代生产体系。在此基础上,海澜电商与京东展开深度协同,形成共创共赢的合作模式,为行业提质升级探索出重要实践路径。
数字化转型:“一件定制”背后的智造变革
面对服装消费个性化、小批量的趋势,海澜之家自2022年启动智慧工厂建设,于2023年完成"一件起订、7个工作日内交付"的模式验证,实现生产流程的系统性重构。据海澜云服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原有模式下难以承接的百件以下订单,如今在智能系统支持下,不仅一件起订,单套西服最快可在4天内完成全流程制作。
智慧工厂的核心创新在于"蝶状系统"柔性生产线,突破传统流水线"一人一岗、停滞等待"的局限。该负责人进一步说明,依托智能吊挂系统与5G实时数据传输,衣料部件可动态调配至空闲工位,实现工艺指令的精准触达。配合激光裁床等智能设备,该产线日均产能可达400套西服(800件服装),高效响应中小企业定制及团体工装需求。
海澜云服实验室作为技术研发中枢,为智慧工厂提供持续的科技赋能。实验室负责人强调,智慧工厂的建设始终以目标客群需求为导向,针对中小企业小批量定制需求搭建产能体系,上线后迅速承接了此前因规模门槛被拒绝的订单。
数据协同:全链路数字化赋能精准匹配
海澜之家的数字化转型贯通研发生产至销售全环节。2025年6月,海澜之家全国超5000家门店已入驻京东秒送,线下门店升级为"云仓",实现"线上下单—门店直发—极速送达"的高效模式。这一协同体系的快速落地,得益于海澜之家长期坚持的直营化管理架构,实现品牌对全国门店的高效指令传达与资源调度。
作为京东服饰的重要合作品牌,海澜之家与京东历经十三年协同磨合。海澜电商通过京东自营的八个仓储,大促期间可提前备货入仓,有效避免旺季生产延误,京东服饰的低退货率和即时送达效率成为大促期间的重要支撑。
在精准产品开发层面,海澜电商基于京东高净值商务人群、注重品质的消费特征,展开定向专款研发。负责人介绍,以专供京东的"领昂系列"衬衫为例,该系列免烫易打理等功能,精准契合商务人士的核心需求,成功规避低价格竞争,其强劲的销售表现与复购率,充分验证了双方以价值驱动增长的合作模式,实现了品牌与平台的共赢格局。
其实在专款开发过程中,海澜电商还构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生产与选款机制“深海数据模型”系统。该系统可追踪新品点击、收藏、加购等关键指标,并与历史爆款同期表现进行比对,从而快速识别潜力款式,实现资源整合打造爆款。
创新驱动:科技与文化共筑品牌竞争力
海澜之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57亿元,以科技创新夯实产品力。海澜云服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多项技术突破。
在文化层面,海澜之家与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共建研究机构,系统挖掘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体系,重塑当代国民品牌的审美表达。
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海澜之家打破了传统服装品牌的价值边界,展现出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的独特路径与自信。
渠道融合:全域融合提升消费体验
海澜之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作为京东自营早期合作服装品牌,海澜电商持续优化供应链响应机制。负责人表示,公司正积极适应消费趋势从单日大促向常态化日销的转变,更加注重保证12月份、1月份乃至春节期间的供应链稳定,确保爆品持续供应与存货充足。
在渠道运营中,海澜之家通过系统对接与数据共享,实现从前端销售、中台库存到后端生产的全面打通,完成从"经验备货"到"算法驱动"的现代供应链转型。
海澜之家以智慧工厂与云服实验室为基石,系统推进全链路数字化转型,与京东形成深度协同、共创共赢的合作关系。这一模式不仅展现了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赋能价值,也为中国服装产业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随着材料科学与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海澜之家与京东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