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陈永贵被任命为副总理,负责农业方面的事务。陈永贵为人正直,不谋取公家私利,平时生活简朴节约。然而,尽管他的个人品德无可挑剔,他的工作能力却显得有些欠缺。 陈永贵出身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了一名能干的农民,精通农业生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有机会进入扫盲班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文字知识,能认识大约一千个字,勉强能够看书和报纸。尽管他的阅读能力足以应对日常的阅读,但面对中央政府的文件,特别是涉及国家政策和理论的文件,他常常感到吃力。很多时候,他的工作依赖秘书的帮助,由于自身的知识限制,他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
在四人帮横行的那段时间,陈永贵受到了错误宣传的影响,对邓小平等领导人产生了疑问,甚至一度对他们持有不好的看法。后来,随着四人帮被粉碎,陈永贵依然在某些时候阻碍邓小平的复职工作。 那时,陈永贵的思想并没有发生改变,他盲目地支持两个凡是,认为这样做是维护毛主席的威信。然而,他并未从大局出发,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全面理解,这也影响了党内拨乱反正工作的推进。 邓小平复职后,陈永贵甚至找邓小平谈话,提醒他说:你可要吸取教训,好好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吧!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陈永贵的思想依然固守传统,尽管邓小平理解他是因为理论水平有限,但这也反映出陈永贵思想的顽固性。 到1980年2月,陈永贵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已落后,认为自己不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于是让秘书代写了辞职报告。当中央得知他有辞职的想法时,邓小平决定亲自与他谈一谈。同时,中央也收到了关于陈永贵的一些举报信。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多数人建议对陈永贵进行停职检查,毕竟他确实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也说了一些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话,需要承担责任。邓小平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村基层领导人,为什么要把他放在副总理的职位上,这不是让他受罪吗?为了帮助陈永贵不带着污点离开领导岗位,邓小平决定与他进行一次单独谈话。 在见到陈永贵后,邓小平直入正题,明确指出:作为党员,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但必须服从党的纪律。如果背着组织搞阴谋,就要按照党纪国法处理。陈永贵听后似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见他仍然没有完全明白,邓小平接着说:对于你的缺点和错误,你能认识多少就检查多少。陈永贵当即表态:我服从党的纪律和规定。随后,在1980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永贵的辞职报告得到了通过。 尽管陈永贵离开了领导岗位,中央对他的关怀并未减少。胡耀邦还专门安慰他说:你不是四人帮的人,不要背负思想包袱,好好休息。退休后的陈永贵享受了行政13级待遇,并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直到1986年去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