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3.6%。其中,出口22.1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5.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单看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增长1.4%,已连续5个月增长。
以美元计价,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1%,增速比9月低9.4个百分点,3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
这是9月16日拍摄的江苏太仓港集装箱堆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1.
为何10月出口会出现波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一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024年9月台风天气影响超出正常年份,导致出口商品在10月集中出运,带动出口基数大幅抬高。这会直接压低今年10月的出口同比增速。
二是工作日效应。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工作日减少,也会导致10月出口相应减少。
反过来看,以上两个因素也是9月出口增速大幅上行至8.3%的直接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持续显现,外需整体放缓。
海关数据显示,前10个月,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38万亿元,下降15.9%,占我外贸总值的9%。
冯琳认为,除我国对美出口延续大幅下滑过程以外,8月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上调关税之后,当月美国进口及各主要经济体对美出口都有较大幅度下滑,全球贸易也转向收缩过程。
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以来,中国单月出口规模稳定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最高是9月的3285.70亿美元,10月的3053.5亿美元虽小幅回落,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但不能否认,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逆流”,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0月15日,境外采购商在第138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体验机器手同步动作。新华社发
2.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
比如,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21.28万亿元,增长7.2%,占我外贸总值的57%,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我国民营企业“压舱石”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比如,前10个月,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我外贸总值的16.6%。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这表明,今年以来出口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带来的冲击。
再比如,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43万亿元,增长8.7%,占我出口总值的60.7%;集成电路1.16万亿元,增长24.7%;汽车7983.9亿元,增长14.3%。
这些表明,当前全球范围内AI投资大幅度增长,加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比较明显,带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出口快速增长,正在对整体出口形成重要支撑。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我国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力量,国内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广大外贸企业继续以高质量的供给适配国际市场的需求,这些都将为我国出口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刘涛认为,中国出口自身具备强大优势和韧性,包括具备全产业链和中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出口目的地日趋多元化、贸易创新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
9月16日,在江苏太仓港,国产汽车有序登船,装载3600余辆商品车的“玉衡先锋”号即将启程前往东南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3.
“综合考虑上年同期基数变化及当前出口动能,预计11月出口同比增速将回升至2.0%左右,年底则有可能再现同比负增长。”冯琳对风口财经表示。
四季度稳定外贸发展仍要付出艰苦努力。
在冯琳看来,四季度出口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稳外贸政策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主要是通过大力提振消费、增加有效投资需求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帮助出口企业在线上和线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
二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定向支持,重点是金融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它们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各地还会增加对企业境外参展办展的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三是着力稳住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具体措施包括和更多经济体签订或升级双边、多边自贸协定,和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等,来强化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
“整体上看,在各类支持政策充分发力下,四季度我国出口下行压力可控,外贸领域就业会保持稳定。”冯琳说。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编辑: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