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孕育城市创新“核爆点”,上海必须坚持服务赋能,聚焦初创企业所需,让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张江高新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自2021年起着力实施“张江之星”企业培育,聚焦上海三大核心产业领域和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强化企业赋能,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优化打造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聚是燎原火,散是满天星。”两年来,领军型、成长型、潜力型企业三重“星光梯队”初具规模,在“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结合起来、把底层技术和市场前景结合起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张江之星’闪耀时”栏目将在张江高新区的科创“星图”上,近距离探访一颗颗正蓄力迸发耀眼创新光芒的企业之星。
艾普强粒子束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
质子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虽然如今国际上已有100多家治疗中心,但在中国却刚起步。质子治疗装置是当前最大型、最复杂的医疗设备之一,而我国质子治疗装置市场曾长期处于进口垄断、国产空白的状态。
一家起步于上海的科技企业,联手业内顶尖科研与医疗资源,十余年埋头攻关,实现了质子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将其居高不下的治疗价格从约30万元下降到17万元,未来五到十年治疗费用有望降低,以实现“高端粒子治疗普及化”的理想。这就是位于张江高新区嘉定园的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艾普强获得了2023年度“张江之星”潜力型企业称号。3月下旬,艾普强位于上海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的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迎来了第100例患者。
挑战国产“布拉格峰”
质子治疗利用了“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可使照射剂量在肿瘤上精准释放,以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的组织及器官,可用于胸部、头颈部、腹部、盆腔肿瘤及儿童肿瘤等各种实体瘤治疗。
这种精度高、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却由于国外的技术垄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无法惠及中国更多患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便开始筹备质子、重离子治疗项目。巨大的投入让上海市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快自主研发国产高端医疗装备。
产生高能粒子的加速器,是质子治疗设备的关键核心装置。2009年,落户上海的首个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竣工。这个历时十多年的大科学工程,磨练出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速器研发团队。
“国外质子治疗采用的回旋式加速器,比同步加速器落后了一代,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研发?”上海光源竣工不久,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彼时上海光源工程副总经理赵振堂决定带领加速器团队开始新的挑战。
质子同步加速器系统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守贤的倡导下,经各方共同努力,上海市将研发“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研制项目”列入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赵振堂院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共同领衔。同时,上海联和投资为项目的进展提供资金保障与产业化支持。
作为上海光源加速器团队的骨干,曾以为会在科研“国家队”干上一辈子的李瑞,当时并没想到,自己今后的人生会与质子治疗“深度绑定”。
“从研发一台科研设备,转向医疗设备,我们需要闯过很多难关。”艾普强运营副总经理李瑞坦言,艾普强自2011年成立后,融合起一支跨学科、多法人的“联合战队”,整个团队以“不争功,只争先”为共同理念,开始了国产质子治疗设备的艰苦探索。
360度旋转治疗室
坚持“不做纪念品”
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每一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都充满艰辛——
数字化宽频带磁合金加载高频系统,技术被国外垄断,只能靠自己摸索;高饱和动态磁铁,必须要通过样机迭代,做到世界最好;轻量化旋转机架、笔形束扫描治疗头,这些过去连见也没见过的技术,却要在项目中实现世界最优性能……
李瑞说,研发团队一直坚持的就是“不做纪念品”,一定要做成熟、可靠、可复制的国产医疗产品。2018年,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装置完成安装,并迎来了由13位院士组成的高规格技术评估团。经过评审,评估团认为该装置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接下来,更具挑战性的考验是要让这台装置变成医生手中真正的抗癌利器。2021年底,在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后,装置迎来了第一例患者。那是一位术后5年又复发的脑脊索瘤患者,质子治疗已是他唯一的希望。经过治疗后,他已完全康复。这给整个团队带来巨大的鼓舞。
2022年,艾普强国产质子治疗装置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产品注册申请,批准上市;2023年11月,该装置在上海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正式运营。
今年3月26日,瑞金医院宣布,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迎来第100例患者。迄今为止,艾普强质子治疗装置在治疗剂量精度、照射速度等各项指标上,与目前国际最优产品处于同一水平。已接受治疗患者的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肿瘤局控率达100%,前列腺癌患者无生化复发率达100%,未发生3级及以上急性毒性反应。
抓住“中国风口”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增超1997万人,中国新增超482万人。有数据显示,全球质子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约15.80亿美元。我国《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将计划在31个省市的公立医院配置共41台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
“这是粒子治疗的中国风口,艾普强一定要抓住。”联和投资副总裁、艾普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曦东提到的是“粒子治疗”,而不仅仅是“质子治疗”,“质子治疗只是艾普强跨出的第一步,未来还要向更广阔的粒子治疗领域发展”。
2023年6月,张文志、李瑞、张满洲、陈志凌几位研发骨干正式把劳动关系转到了艾普强,“保持设备的关键技术的领先,将是我们的使命。”目前,艾普强已组建起了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为了更好实现系统的优化迭代,艾普强正在公司园区内建造一台与目前投入运营的完全相同的设备。如此优越的实验条件,几乎可说是独步国内的。
不过,在孙曦东看来,技术领先、成功病例积累,固然是国产粒子治疗设备推广的硬条件,但也需要更多“软环境”的助推。
毕竟,引入一套质子治疗系统,连上配套资源,其投入不啻建造一座医院。孙曦东透露,他们正在联合金融机构,通过设计金融保险产品,降低投资门槛,以促使这一高端先进医疗系统走进更多基层医院。
2023年6月,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巨头联影投资艾普强,这无疑为艾普强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今年年底,艾普强的二代产品将完成型检,其性能会实现全方位升级。“我们已有技术形成产品,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孙曦东说,在开拓国内市场同时,他们正在同泰国拉玛医院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设备提供及金融等方面展开合作。
作者:许琦敏
文:许琦敏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