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赤峰市松山区10千伏荣昌线的作业现场,一个特殊的“新员工”——带电作业机器人精准挥动机械臂,成功完成了安装验电接地环的任务。这标志着国网蒙东电力系统首次应用机器人进行带电作业取得圆满成功,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由此开启了配电带电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新篇章。
本次在10千伏荣昌线主干013号杆的作业,是国网蒙东电力范围内的开创性实践。作业过程中,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的专业操作人员在地面通过手持终端进行指挥,高空中的机器人则稳定、流畅地执行了点位姿建模、精准定位、导线剥皮以及安装固定等一系列复杂动作。与传统人工带电作业相比,这位“钢铁助手”展现出显著优势:其配备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和绝缘机械臂,确保了操作人员与高压电场的彻底隔离,从根源上杜绝了触电风险,极大提升了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同时,机器人操作不受天气变化、人员生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动作标准统一,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安装质量波动,作业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此次成功应用,是国网赤峰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成果。引入带电作业机器人,不仅是对现有作业方式的有力补充,更是对未来配电网运维模式的前瞻性探索。尤其对于赤峰地区冬季严寒、夏季高温等复杂气候条件,机器人能有效突破户外作业的环境限制,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电网检修工作的及时性,对于提升赤峰地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战作业正逢国网赤峰供电公司承办国网蒙东电力带电作业机器人培训期间。公司创新采用“实地观摩+实操练兵”的模式,将培训课堂直接搬到一线检修现场,“以战代练、战练结合”,有效促进了前沿技术与作业人员的深度融合,为后续机器人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储备了核心骨干力量。
下一步,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带电作业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不同复杂程度任务中的应用研究,不断拓展其适用边界。同时,将加速培养一支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的智能化作业人才队伍,全力推动赤峰电网运检模式向“无人化、少人化”的智慧方向转型升级,为蒙东地区的能源可靠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来源:赤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