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特效中的宏大场景渲染,到建筑设计中的精细化可视化呈现,再到游戏开发中的沉浸式场景构建,创意设计领域对 “高算力、快响应” 的需求日益迫切。过去,设计师往往要在 “等待渲染” 和 “压缩创意” 之间做出妥协 —— 复杂的设计方案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渲染时间,为了赶进度不得不简化设计细节。而 G20 GPU 构建的创意 AI 生态,正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资源动态调配,让设计师的 “灵感” 更快转化为 “作品”,解锁内容生产 “新速度”。
在某影视制作公司的特效工作室,近期正在为一部科幻电影制作外星行星的场景特效。这个场景包含复杂的地形地貌、大气流动效果和光影变化,过去使用传统渲染设备,单帧画面的渲染时间就需要 2 小时,整个 3 分钟的片段渲染完成需要 72 小时,且期间渲染设备不能中断,一旦出现故障就要重新开始。“为了赶档期,我们常要同时启用多台设备进行渲染,不仅成本高,还经常因为设备性能不统一导致渲染效果不一致,后期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调整。” 工作室负责人无奈地说。而现在,借助 G20 生态的渲染集群,情况发生了彻底改变。
G20 创意 AI 生态的渲染集群并非简单的设备堆砌,而是整合了生态内渲染软件厂商、硬件运维厂商的技术优势。一方面,生态内的渲染软件厂商针对 G20 GPU 的架构特点进行了深度优化,让软件能充分发挥 G20 的算力优势,单帧渲染时间缩短至 15 分钟;另一方面,集群通过 G20 的协同管理系统,能联动多台 G20 设备实现 “分布式渲染”,将 3 分钟片段的渲染任务拆解到 20 台设备上同时进行,整个渲染过程仅用 10 小时就完成,且所有设备的渲染参数统一,无需后期调整。“现在我们不用再为渲染时间焦虑,设计师可以大胆尝试更复杂的创意,比如在场景中增加更多的粒子效果和细节纹理,电影的视觉呈现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负责人笑着说,近期参与制作的两部电影,其特效画面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广泛好评,其中一部电影的特效场景还入围了国际特效奖项。
除了影视渲染,该生态在建筑设计、游戏开发、广告制作等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能力。在某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师过去将 2D 图纸转化为 3D 模型并进行光照、能耗模拟分析,需要 1-2 天时间,现在通过生态内的 AI 设计工具,借助 G20 的算力支持,整个过程能在 2 小时内完成,设计方案的修改效率提升 40%。设计师可以快速尝试不同的建筑外观、户型布局和材料选择,还能实时查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建筑效果和能耗数据,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设计方案。
在游戏开发领域,生态内的引擎工具与 G20 算力结合,带来了游戏体验的显著提升。某游戏公司开发的开放世界游戏,过去在普通设备上的加载速度需要 10 秒以上,画面帧率不稳定,现在通过 G20 生态的优化,游戏场景的加载速度提升 50%,帧率稳定在 60 帧以上,玩家的沉浸式体验大幅增强。此外,生态内的 AI 辅助设计工具还能帮助美术团队快速生成游戏场景中的植被、建筑构件等素材,设计效率提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