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在历史上,哪位皇太后堪称最败家之人,想必您十有八九会不假思索,拍案高呼:“肯定是慈禧太后啊!”
先别急着下结论,要论败家的程度,慈禧太后还真算不上头一号。至少,在她离世之时,大清王朝的国号还存续着。
而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这位太后,她凭借一己之力,直接将一个国家推向覆灭的深渊。她便是被众多历史学者所公认的 —— 北魏胡太后。
这位女性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却也无比悲情。回顾她的一生,可谓是周旋于诸多男人之间,纠葛不断。
她败家的本事,那可谓是空前绝后,堪称 “破产版的武则天”,亦或是 “奢华版的慈禧”。毕竟,她硬生生地将一个强盛的北魏王朝给折腾没了。
大家各有见解,不妨保留自己的看法!您先别忙着反驳,且让我带您穿越回到 1500 年前的北魏王朝,一同瞧瞧这位胡太后究竟是怎样一步步把帝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胡太后的崛起历程,宛如一部精彩纷呈的古代宫斗剧。她起初不过是一名普通宫女,然而她的姑妈是当时颇负盛名的高僧尼,时常在皇宫内讲经说法。这姑娘脑筋一转,借助姑妈的人脉关系,成功吸引了宣武帝的目光。
当时,北魏后宫盛行 “子贵母死” 的制度,妃嫔们个个都对生育之事胆战心惊,生怕诞下皇子后自己便会被赐死。
唯有胡氏反其道而行之,她豪迈宣称:“天子怎能没有子嗣,怎能因畏惧自身一死,而让皇家断绝嫡嗣呢?” 凭借这番豪言壮语,她毅然诞下皇子,进而一步登天成为皇后。
待到她的儿子孝明帝登基即位,胡太后便开启了她那轰轰烈烈的 “败家大业”。
胡太后掌权后的首要之举,便是肆意挥霍钱财。据《资治通鉴》记载,有一次她驾临国库,瞧见堆积如山的丝绸绢帛,当即下令让随行的王公贵族、太监宫女们随意拿取,能搬多少就搬多少。
您猜怎么着?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贵族们,瞬间原形毕露。有人抱起一百多匹,有人扛起两百多匹,最为夸张的是有一人竟一口气扛了三百多匹,结果没走出几步就轰然摔倒在地,险些被丝绸给活活掩埋。那场面,简直比现代超市疯狂大减价还要热闹!
胡太后还对修建寺庙、佛塔之事极为热衷。她在洛阳城内主持修建了永宁寺,寺中有一座九层佛塔,高达九十丈,塔顶的相轮又有十丈之高,远在百里之外都清晰可见。
若问修建这等建筑得耗费多少钱财?史书中只用了 “费用不可胜计” 来形容,总之她就是把国库当成自家的钱包,随意支取。
不仅如此,胡太后在用人方面更是随心所欲。她极为宠信清河王元怿,而这位王爷仗着太后的宠爱,肆无忌惮地大肆敛财,致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重用自己的妹夫元乂以及太监刘腾。这两人后来竟然发动政变,将太后软禁起来。虽说后来胡太后再度掌权,但她丝毫没有汲取教训,依旧宠信奸佞小人。
最为荒唐可笑的是,她居然轻信情人杨白花的甜言蜜语,还委以重任。结果这位杨白花捞够好处后,直接投奔敌国梁朝去了。这看人的眼光,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随着孝明帝逐渐长大成人,胡太后却始终不愿将政权归还给儿子。母子俩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孝明帝暗中联络尔朱荣,企图借兵迫使母亲交出权力。
结果,消息不慎走漏,胡太后一不做二不休,竟狠心毒死了自己年仅 19 岁的亲生儿子!常言道虎毒尚不食子,这位太后却为了权力,亲手残害了自己的骨肉。
毒死儿子之后,她拥立年仅 3 岁的元钊为帝,继续把持朝政。她的这一系列操作,直接引发了尔朱荣的叛乱,尔朱荣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洛阳。
尔朱荣攻入洛阳后,发动了著名的 “河阴之变”,将胡太后和她刚拥立的小皇帝一同投入黄河之中。
临死之际,胡太后拼命挣扎,然而终究难逃一死。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她死后还遭到政敌的嘲讽:“既然如此虔诚事佛,为何没能升天呢?” 意思是说:你整日拜佛修庙,怎么不见佛祖前来救你升天呢?
纵观胡太后掌权的这段时期,孝文帝改革所积累下来的国力被她挥霍殆尽,朝政陷入一片混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直接引发了六镇起义,使得北魏王朝陷入内战的泥沼,最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一个曾经强大统一的王朝就这样在她的折腾下走向覆灭。
相比之下,慈禧太后虽然同样败家,但好歹大清王朝在她之后还勉强支撑了四十多年。而胡太后从掌权到导致国家灭亡,仅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这败家的效率与 “成果”,堪称历史之最!
所以啊,下次要是再有人提起败家太后,您可千万别忘记这位北魏胡太后。她用自己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 “不作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