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了三年多战争的国家居然还能有足够的实力和精力研发新型武器,实在让人刮目相看。反观美国,近年来似乎没有看到什么具有重大革命性的武器装备问世。从这个角度看,俄乌战争对俄罗斯的影响似乎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巨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俄乌战争的影响。 2023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透露,普京总统视察了俄罗斯军队联合部队集群的一处指挥所,并与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以及各集群指挥官举行了会议,听取了前线局势的汇报。普京在会上宣布,配备核动力装置、具有超远射程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验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球目前尚未有类似的导弹问世。 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说,“海燕”导弹已经飞行了1.4万公里,且尚未达到其极限射程。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持续了约15小时,成功验证了其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款多么强大的武器呢?毫无疑问,这款导弹是一种革命性的大杀器。以前我们知道,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就是核导弹,而“海燕”导弹将核动力技术引入其中,这一创新改变了导弹的推进方式。一般来说,各国研发导弹时,往往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其打击效果,而对核动力的应用可能并没有过多考虑。
那么,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研发面临的最大难点是什么呢?主要是如何将核动力装置小型化,一旦成功,这种导弹将会带来两大革命性的突破。第一,导弹的射程几乎没有极限,可以飞行非常远的距离;第二,这款导弹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巡航,随时对目标进行打击,真正做到了长时间的待命飞行。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呢?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类似的武器。 具体来看一下“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技术参数。它的名称是“海燕”9M730型核动力巡航导弹,于2025年10月21日成功试射,飞行距离达到1.4万公里,持续飞行约15小时,并可携带核弹头。它具有超远的射程(试验中射程未达上限)、超低空突防能力和强大的机动性(能够有效规避反导系统)。普京称该导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器,并已下令为其部署相关基础设施,预计将在2027年正式列装。 那么,这款导弹到底有多强呢?首先,它具备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核动力使得导弹的理论航程接近无限。其次,导弹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在试验过程中,导弹展现了垂直和水平机动的能力,能够避开复杂的反导系统。此外,它还能够在25至100米的超低空飞行,利用地球曲率和地面杂波来躲避雷达探测。第三,结合超远射程和机动变轨能力,这款导弹具备了全球精确打击的能力,可以在几乎任何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威胁到全球任何高价值战略目标。 同样在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美国已经收到了有关“海燕”导弹成功试射的通报。在与美国相关人士的会谈中,他传达了普京总统的立场,即只有通过建设性、相互尊重的对话,才能取得实际成果。 那么,俄罗斯为何要在第一时间向美国通报这一大杀器的成功试射呢?一方面,这是俄罗斯展示自己实力和战略威慑的一种方式,通过公开新型战略武器的成熟,直接向美国和其他对手施加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透明度的体现,大国之间在核武器领域通过一定程度的透明,能够有效避免误判的风险。同时,这也是俄罗斯传递对话信号的方式,暗示着俄罗斯可能在展示武力的同时,为未来的军控谈判或政治对话创造机会。 如今,俄罗斯的大杀器已经问世,接下来就看美国会如何回应了。美国会拿出什么样的“盾牌”来防御这款强大的武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