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本报讯 记者沈应佳报道 人少事多、被动应对,如何破解?近日,广西玉林市应急管理局、玉林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对接相关科研院所,引入“应安联人工智能+安全生产大模型”,将工业摄像头升级为“智能哨兵”,推动安全生产从人防向智防转型。
玉林市应急管理局印发《全市推广“AI+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全面启动“AI(人工智能)+安全生产”场景应用。此次引入的“应安联人工智能+安全生产大模型”,依托AI视觉识别等技术,可实时识别人员行为、设备状态和环境风险并能分级预警。结合玉林市产业特点,该市计划推动AI技术在矿山、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深度应用。
针对不同企业类型,玉林市推出相应模式,推广“AI+安全生产”产品。企业可直接采购或用安责险列支;园区/集团可统一采购或进行私有化部署;政府部门采购用于执法巡查;小微企业通过“小微智管”小程序接入,费用由保险兜底。该市通过分层分类服务模式,推动企业低成本实现从人防向智防转型。
玉林市明确“三步走”举措。第一步,选择部分重点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试点,开展“AI+安全生产”工作试点,建立AI技术需求清单,明确应用场景和需求;引入和应用各类AI工具,开展安全监管、风险监测、应急指挥等业务;开展人员培训,提高运用AI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派出工作专班,开展指导帮扶等。第二步,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推广到中小微企业,打造“AI+安全生产”标杆应用场景,推广试点经验,扩大AI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深化AI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形成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推广,扩大“AI+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力等。第三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AI+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推动安全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