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个周五,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新德里与阿富汗外长穆塔基会晤。两人讨论后,宣布印度驻喀布尔的技术代表团将升级为大使馆。这一举动意义重大,因为自2021年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掌权后,印度就关闭了驻喀布尔的使馆,直到四年后,才重新恢复外交关系。
印阿使馆升格,四年后的破冰
尽管印度在过去四年里关闭了大使馆,但并没有完全与阿富汗断绝联系。2021年使馆关闭后,印度仍派遣了一个“技术代表团”驻守喀布尔,主要任务是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和药品。虽然这些援助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成了两国保持联系的纽带。2025年1月,穆塔基与印度外交秘书米斯里在迪拜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国在塔利班掌权后首次高层互动,奠定了未来合作的基础。此次新德里的会晤中,苏杰生表示,印度将继续支持阿富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强调合作不仅能帮助阿富汗发展,还能稳定地区局势。穆塔基对此表示赞同,称这一合作是“开启新篇章”,并特别提到阿富汗遭遇地震时,印度是首个提供援助的国家。虽然外交语言中有些许空话,但印度的实际援助无疑拉近了两国关系,因此两国迅速决定将使馆升级。
重建外交的动因,历史与现实
这次外交关系的恢复,不仅仅是偶然,背后也有深厚的合作基础。过去20年,印度与阿富汗前总统加尼的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印度为阿富汗投资超过30亿美元,建设了萨洛比大坝、议会大厦以及喀布尔至坎大哈的公路等基础设施。萨洛比大坝为喀布尔三分之一的人口提供了水源,而这些公路也方便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如今,阿富汗仍然面临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很多民众生活困苦,尤其是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印度持续提供援助,既能帮助缓解阿富汗的民生压力,也能在塔利班政权中积累信任。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无疑为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与一个仅仅会空谈的伙伴打交道。
安全合作,共同应对跨境恐怖袭击
但印阿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人道主义援助上,安全问题才是两国合作的核心。在会谈中,苏杰生提到,两国的共同发展都面临跨境恐怖主义的威胁。2025年4月,克什米尔发生了恐怖袭击,印度安全人员遭受伤亡,印度认为袭击与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有关。穆塔基对此表示理解,并承诺将与印度一道打击恐怖主义。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至关重要,如果在恐怖主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哪怕建立了使馆,后续的合作也会遇到很大问题。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与一个可能对自己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伙伴合作。
面临的挑战,恐袭与邻国关系
不过,印阿恢复外交关系也并非没有挑战。在两国外长会谈前几个小时,喀布尔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阿富汗安全部门初步怀疑是极端组织所为。这表明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势力依然活跃,未来印度在阿富汗的人员和机构安全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此外,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紧张,近年来两国在边境发生了多次交火。巴基斯坦曾指责阿富汗为袭击者提供庇护,印度与阿富汗走得近,巴基斯坦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这意味着,印度未来需要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激怒了巴基斯坦,南亚地区的稳定将受到影响,这对印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总体来看,印阿的外交恢复之路并不容易。从2021年关闭使馆到如今成功升格,四年的时间见证了两国的努力和坚持。恢复外交关系的原因既有历史上的基建合作,也有现阶段的人道援助需求和安全合作的共识,但仍面临恐怖袭击和邻国关系的考验。未来,如果两国能够继续以援助为基础,加强安全合作,并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对阿富汗的稳定和地区的发展将大有裨益。毕竟,在动荡的地区里,拥有一个合作伙伴总比拥有一个对手要好得多。